将爱立信推上这一位置的是AXE系统,而移动通信系统又将爱立信推上了更高的位置——从移动通信技术第一次在欧洲出现,爱立信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是唯一既生产NMT系统又生产TACS系统的制造商,也是唯一兼顾交换机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制造商。
在移动通信革命中领先
20世纪80年代早期,移动网络最先出现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这一对全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网络系统当时在全球有三个技术标准,分别是NMT(北欧移动通信系统)、TACS(全址通信系统)和AMPS(高级移动通信系统)。
1981年,爱立信在沙特阿拉伯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NMT系统,接着又在北欧诸国、荷兰、瑞士、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获得了新的移动通信市场;1983年后,爱立信成为美国AMPS系统的主要基础设备供应商;1985年,沃达丰推动爱立信进入英国的TACS系统。
至此,爱立信在世界上确立了移动通信系统基础设备主要供应商的地位,爱立信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这种能力的供应商。
随后,世界性电信管制放宽,政府对新技术有着强烈的需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欧洲运营商和厂商决定采用第2代通信技术,即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1990年,爱立信收到了第一个按照GSM标准建设网络的订单。此后,GSM系统的订单源源而来(虽然有其他的GSM系统供应商,但该系统几乎成为爱立信的独家产品,至少有好几年是这样),使爱立信在90年代得以迅猛发展。可以说,在移动通信领域的角逐中,爱立信又一次赢得了先机。这一点在1992年美国电机工程师协会授予爱立信“公司认可成就奖”时得到了承认(据了解,这项大奖只颁发给开创了新产业的公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立信的成功,尤其是移动通信系统业务的成功,主要归功于爱立信适应不同标准的能力,以及为推动三种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制定和研发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爱立信拥有多年积累的数字无线技术,其“窄带TDMA”的优势也经过了事实的验证;在GSM标准最终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公布后,爱立信不仅制定出周密细致的系统研发计划,并在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同时,爱立信还组织实施了美国D-AMPS和日本PDC系统的研发项目。期间,爱立信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堪称壮举。
无绳技术的设想
到目前为止,爱立信传统意义上的“无线通信”是指移动电话(或称蜂窝电话),但到了80、90年代,无线技术又有了新用途——无绳技术。在爱立信,无绳技术源于寻呼业务。1981年,爱立信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寻呼系统供应商,寻呼业务很快成为一项重要的赢利业务。
与此同时,作为寻呼业务的延伸,爱立信看到了无绳电话在未来无线办公交换机市场上的发展潜力。爱立信的第一个“无绳技术演示系统”于1987年秋季在隆德CEPT会议上亮相并大获成功,越区切换功能被誉为“毫无纰漏”。
此后,爱立信进一步推动研发工作,“无绳技术”作为一种办公系统迅猛发展起来。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