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通的CDMA和中移动的GPRS即将展开对决,用户在网络上又多了选择,但人们的消费心理也趋于理性———
换手机?给我一个理由!
连日来,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为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调试网络和市场推广忙得不可开交,而中国联通CDMA(码分多址)网络正式开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新一轮的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从两家公司最近的宣传大战中,不少移动电话用户已开始知道,今后在移动通信网络上又多了两个选择:CDMA和GPRS。选择这两个新网络中的任一个,都意味着他们现在的GSM手机又要换了。但是,对此类宣传攻势已是司空见惯甚至有点厌倦的手机用户,在移动通信的消费上已日趋理性:要我换手机?先给我一个理由!
技术和应用哪个更诱人
“我的网络,通话语音最清晰!”“我的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最快!”两家公司此起彼伏的“吆喝”,似乎都想给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我的网络代表移动通信最新技术水平,这就是你要换机的理由。然而,消费者对技术真的那么在乎吗?
12日,在“爱立信移动世界”落户珠海的新闻发布会上,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恳的一番话耐人寻味———
“如果有两部手机摆在你面前,一部拥有最新的技术,一部能提供丰富的应用,你会选择哪一部?我想一定是后者。”
张恳继而说道,CDMA和GPRS在技术上各有特色,过分强调谁比谁先进毫无意义。技术上的差别即使真的存在,也是很小的,一般的用户根本就感觉不出来。对他们来说,一种技术好还是不好,最直观的是运营商能否基于此种技术,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和服务。
或许,张恳这番话多少有点偏袒中国移动之嫌。毕竟,爱立信和中国移动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广东移动已是爱立信最大的客户,在中国移动最新两期的GPRS系统建设中,爱立信就拿下了四成多的订单。
但不可否认,张恳这番话是有经验和教训作依据的。日本NTT DOCOMO的成功是一个奇迹。就技术而言,日本的技术不见得比欧美的强,但DOCOMO在短信服务、移动多媒体等应用上搞得风生水起,赚得盘满钵满,并于今年在全球率先推出3G(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他们的成功,凭借的是个性化的应用和先进的商业模式。相比较之下,中国移动去年推出的手机上网业务,所采用的技术应该是当时最新的技术之一,但由于应用没跟上,用户的使用体验极差,最终落得个惨淡经营。
移动梦网对决联通在信
借鉴过往的经验和教训,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应该有所醒悟了,再在CDMA和GPRS技术上孰优孰劣这一问题上纠缠不清,只能是浪费口水,浪费时间。现在,竞争的态势已经很清楚了:联通推CDMA,剑锋主要指向高端市场,欲在发展新的高端用户的同时,凭借数据业务抢得1997年以前入网的部分中国移动用户,因为这些用户大都有很强的消费力;而中国移动推出GPRS的一个目的,也是想尽力保住这一批高端用户。一个要抢,一个要保,谁能占得先机,关键不是看谁的技术更先进,而是看谁能提供更多的应用。
说白了,CDMA和GPRS之争,其实质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商业应用模式上的竞争。
据悉,爱立信此次落户珠海的“爱立信移动世界”,加上此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成立的移动互联应用研发基地,已被中国移动正式承认为中国移动中国业务的应用测试单位。中国移动此举,多少表明他们已汲取了去年推WAP(无线应用协议)的失败教训。今年以来,“移动梦网”这一商业应用模式取得的初步成功,也给了中国移动很大的信心。虽然目前这种成功还只是限于短信业务上,但凭中国移动的实力,在“移动梦网”这一平台上开展GPRS的应用,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看它肯不肯加大投入。而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中国移动想不投也不行。
中国联通今年也推出了“联通在信”。从内容上看,这一商业应用模式与“移动梦网”相差无几。业内人士指出,在创新是生命力的通信业界,简单的“拷贝”是没有出路的,“联通在信”只有做得比“移动梦网”更好,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比如,在给服务商批出通信端口的同时,能否也提供开发的工具包?遗憾的是,至少在目前,联通在这方面还鲜有动作。在他们的宣传广告和市场推广人员的口中,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还是那句话:“技术先进,语音清晰。” 本报记者刘健东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