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注发/文
视点 10月,中国联通CDMA就要开始放号服务了。面对这一商机,社会各界对其价值的大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观点 联通CDMA网络的启动,对国内外通信制造商来说,是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但也存 在着不少的挑战;对运营商而言,是个生财的“金娃娃”,但也并存着许多烫手的难题。
焦点 国内通信制造商能否抓住机会,开拓市场,迎头赶上国外通信制造业巨头?国外通信制造业能否借机走出当前的发展低谷?联通能否借助CDMA,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优势,并开辟出生财之道?
热点 CDMA大规模上马,市场会在短期内接受它吗?用户是否买账?
难点 CDMA将靠什么“特色”来吸引用户?
10月份,备受业界关注的具有第2.5代移动技术之称的中国联通CDMA就要开始放号服务了,目前第一期工程正在全国范围内加紧建设。据联通专营CDMA网络的子公司新时空称,今年内将建设起覆盖全国200个以上重要城市、总容量在1330万线的CDMA网络,而在未来三年内该网络规模将扩大到5000万户,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CDMA网络。
于是,有人据此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CDMA将在未来五年内造就一块5000亿元的大市场,为我国乃至世界电信业带来无限商机。它不仅使中国联通在未来移动通信的竞争中因有了新的网络和频率而获得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更为国内外设备制造商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巨大的、“财源滚滚”的市场。
果如其言?CDMA商机究竟价值几何?
通信制造商:是机会但好事多磨
8月14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对外宣布,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2亿多,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中国通信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却寥寥无几。手机产品方面,仅占了10%左右的市场份额;通信设备方面,国产基站市场占有率为10%;移动交换机也只有12%。大把的“银子”实际上被外国制造商赚走。
这对国内通信制造商而言,的确是一件尴尬的事,但实际上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大规模启动,更是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试想一下,要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建设全新的移动网络,其所需的网络设备数量何其巨大;要在13亿人口中发展“全新”的用户,其市场的潜力难以想像。当然,联通CDMA的启动,对正处困难时期的国外制造商来说,无疑也是走出低谷的很好契机和重新走上调整发展道路的强心剂。
面对发展机遇,国内通信制造商做了大量把握机遇的准备,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经过10多年发展,国内通信制造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整体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产品也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在CDMA技术开发上,中兴通讯等国内厂商立足国情,开发了在业务功能上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如基站系统、交换系统、短消息系统、智能网系统、机卡分离的CDMA手机等),切实解决了CDMA技术在中国应用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且在联通CDMA智能网的建设上,华为、中兴等公司拥有很强的实力,据业内人士预测,他们将获得CDMA智能网10亿线左右订单的绝大部分。在CDMA网管及直放站等项目上,大唐等民族通信设备制造商也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实力和获得其中大订单的能力。
今年4月,在中国联通举行了CDMA一期工程设备招标会上,中兴通讯公司以全套自主品牌的设备参加投标,并成功获得了全国10个省的规模,总计110余万线。这一份额大于在GSM网上运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的总和。虽然此次中兴中标份额在各厂家中不算多,但中标的省份是各厂家中最多的,这为以后的市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也为中国民族通信制造企业在CDMA的竞争上与世界同步开了个好头。
一直想重演“彩电业崛起”的国产手机业,这几年的发展却一直是磕磕碰碰,总是不能“雄起”。面对与国外企业处于同一条起跑线的机会,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并也已经“动”起来了。专门设备制造商出身的和纯手机出身的,如中兴、大唐与科健、波导等不用说了,就连家电业出身的,如海信、海尔、康佳等,也参加进来,并下定决心为此一搏。海信在CDMA上下了个大赌注,一下子就投入5个亿,占了总资产的五分之一,目标是占到CDMA手机市场的8%-10%的份额。康佳早已介入了CDMA手机领域,目前康佳的CDMA样机已经试制出来,具体的产业化和产量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之中。此外,海尔、TCL彩电制造商也在CDMA手机开发上,拿出了自己的具体行动。
国外移动通信制造商更是磨刀霍霍,而且收获颇丰。在系统容量为1330万线的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中,朗讯以27.4%居第一,摩托罗拉以25.7%居第二,北电以16.8%居第三,爱立信以15%居第四,韩国三星占7.5%。其中,爱立信在重组工作中,还为此正式成立移动系统CDMA部门,希望2004年在全球CDMA市场上的占有率能增至20%。
由此可见,联通CDMA的建设为国内通信制造业创造了一个与国际同步竞争,全面从国外制造商手中抢回国内市场的大好机会;也为国外相当一部分通信制造企业走出当前发展低谷、扩大在移动通信市场的市场份额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5000亿,这确实是一个诱人的市场,但它是以CDMA能够被中国市场所接受为前提的。这也使CDMA所带来的机会,蒙上了“好事多磨”的阴影。因为中国电信市场是超前消费的市场,真正的潜在的高端用户已经不是很多。再说,大多数的移动用户对现有的GSM手机、网络和服务还是相当满意的,并没有在近期内更换新手机和新网络的打算。何况,无论是CDMA网络设备的研发,还是CDMA手机的开发都是历时长、耗资大、风险高的工程。
因此,对国内外通信制造企业来说,联通的CDMA确实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存在着不少的风险,并且“好事多磨”,在近期是不会有广阔市场的,尤其是CDMA手机市场。
电信运营商:是金娃娃但有些烫手
与GSM等2G数字移动通信标准相比,CDMA在技术上有着诸多优势:可以在有限的频谱范围内支持更多的用户;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及抗衰耗性;发射功率小,辐射功率低;有着媲美固定电话的语音质量;具有投入少、容量大等特点。据专家称,CDMA单位覆盖面积所需基站数量只有GSM的四分之一,频谱利用率是GSM的5.5倍,且网络设计施工和扩容更为简便。这些都为联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新的优势,也为联通带来了光明的“钱”途。
我国拥有13亿人口,而目前的手机用户数只有1.2亿多,普及率还不到10%,市场空间之大可见一斑。CDMA作为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它的推出迟早会得到市场认可,并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空”,也必然会成为联通的“金娃娃”,为联通招来“滚滚财源”。
但是,CDMA被市场接受时间的迟早,以及联通还是GSM网络经营商的身份,使得CDMA在现阶段显得格外的“烫手”。如何处理好自己的GSM网络和CDMA网络的关系,怎样促使CDMA早日被市场认可,以及如何在中国移动GSM网络依然具有优势的情况下迅速发展用户和扩大用户规模等,将是联通将CDMA变成“金娃娃”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所在。
目前中国联通的GSM网络粗具规模,基本实现全国覆盖,网络总容量达到3000多万线,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3%,可以说已经进入高速度、规模化、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但在完善GSM网络的同时,建设CDMA网络的风险是很大的。目前,摆在联通面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迅速发展CDMA用户。若按照计划,发展CDMA用户时,强调CDMA手机的低辐射、语音质量好、待机时间长等优点,这无疑对自己的GSM网络是个冲击。如何定位两个网络,同时又能很好地实施其新的定位策略,是联通能否消除CDMA这个“金娃娃”自带的“烫手”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现阶段,中国移动的GSM网无论在网络覆盖、知名度、亲和力、用户数上,还是在售后服务、新业务的开发开展上,仍有着很大的竞争优势,而且国内大多数高端用户基本都在中国移动的网上。这些在无形中给CDMA网络发展用户带来压力。首先,潜在的用户中,高端的用户已经不是很多,导致市场前景“叫座不叫好”,商业价值不高;其次,现有GSM用户转向CDMA网仍存在一定阻力,因为消费者对GSM网络状况基本满意,各项新业务还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如何顶住这些压力,迅速发展用户并扩大其规模,是联通当前发展CDMA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此外,如果属于2.5G的CDMA只比GSM多了个高速上网这一单一功能,是难以吸引大部分手机用户使用的。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花上几千元去换取高速上网这个在现阶段还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功能,代价似乎高了些。但是,如果在近几年内不能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快速进入千家万户形成用户规模,那么其将不可避免被未来移动通信霸主3G技术所取代,落得匆匆退出移动通信市场的下场。
由此可见,CDMA对联通而言,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烫手的“金娃娃”。
综上所述,联通CDMA网络的启动,确实为电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至于商机的价值有几何,发展机遇有多好,风险能不能规避,还有待于市场和时间来检验。毕竟,CDMA是项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全新的、过渡性的技术,市场接受它有个时间的过程,但又不允许这个过程太长。而且,前期投入大,只有形成规模后方有效益可言,但形成规模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