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过,用户开通中国联通的长话业务后,只需要拨打“193”,然后再加拨对方的长途区号和电话号码,就能享受0.06元/6秒的国内长途电话服务,在晚间1000-次日700的优惠时段里,价格降至0.03元/6秒。与中国电信目前执行的资费标准0.07元/6秒、且无优惠时段相比,中国联通显然具有诱惑力。
即使与0.30元/分的IP电话相比,联通193长途的价位也极具竞争优势———以秒计费 、不需加上已经上调了的市话费、走的传统电路交换方式等。客观上,193长途成了国内最便宜的长途电话,业内人士指出,联通193长话推出后,接通时间较长、话音质量时而会出现不稳定的IP卡以及中国电信长话业务将面临挑战。
与长话价格“变脸”相比,移动电话的价格竞争却是让人空欢喜一场。前不久本市有媒体报道,中国移动网内用户本地通话一律半价,结果中国移动、上海移动有关高层人士立刻出来辟谣:消息纯属误传,中国移动不经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不会擅自出台全国性的价格调整措施。对于广大手机用户来说,无论一直炒来炒去的双向收费改单向收费,还是如今的网间通话半价,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兰州等地移动和联通之间的变相价格战最后无一不是被行业主管部门“喝退”。
为什么长话市场的价格竞争越来越热闹、移动市场的价格竞争却欲言又止呢?
移动市场竞争不充分,而长话领域竞争日趋多元化,是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所在。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参与竞争的只有移动和联通两家,经济学家认为,只有两家的竞争仍叫垄断,无非是“双寡头”垄断,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就脱不了“保姆”和“救火员”的角色。而长途电话这一块,1年多前,信产部在几大运营商内实施IP电话业务的试验,使网通、联通、吉通、移动纷纷进入市场,去年末又允许IP电话运营商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定价。今年1月1日网通率先宣布降价,接下来是吉通、联通、电信,所有的运营商都纷纷降低IP电话资费。在走传统电路交换的长话业务领域里,除了电信、联通193之外,又多了新加入固话网业务竞争的铁通。竞争主体越多元化,市场的作用就体现得越充分,政府的“婆婆”角色就越淡化,“十五”期间,我国要实现电信资费由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向市场调节过渡,长话领域的价格竞争已经初现了良性循环的端倪,最后得益的是老百姓。
至于本地电话,记者了解到,虽然中国联通已经在重庆、成都和天津三个城市试点,但都刚刚起步,至于当初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铁通入市,如今发展也十分低调,庞大的中国电信在市话业务这一块仍旧是坚不可摧,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市话这块市场就没法充分培育。
科技新闻短信 每日传送突发新闻、IT动态 订中国概念股行情短信 为中国互联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