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曾伟报道 随着某公司宣布将于近日在北京全面推出一款蓝牙手机,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蓝牙技术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去年以来,蓝牙电视、蓝牙冰箱、蓝牙手机层出不穷,甚至连一些餐馆宣称自己点菜都用上了蓝牙技术,一时间蓝牙似乎成了新技术的代名词之一。但近日在采访中,某电信技术研究院一位权威专家则对蓝牙热泼了一盆冷水:蓝牙并非神乎其神,蓝牙技术的应用有其局限性。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蓝牙其实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它的优势在于短距离内可以进行快速和大容量的无线通信,发明“蓝牙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让两台相距不太远的计算机,不用复杂的电缆,仅靠无线连接就可互相传输较大数据量的文件,比如图片等,其无线传输距离一般在10米到30米左右,论远比不过手机到基站之间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那种无线传输方式,论近又比不过有线传输的通话功能,所以,蓝牙技术的应用有其局限性,远不像一些媒体说的那样神乎其神。
“以蓝牙手机为例,与普通手机比,使用蓝牙无线耳机打电话,又能方便多少?在车上用蓝牙无线耳机也不见得比一般有线耳机方便,再说,开车打电话也是我国交通规则不允许的”。他认为,蓝牙手机“10米范围内的无线通话功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方便并不一定是必需的。
而一些蓝牙家电的卖点则是:顾客还没到家在自家楼底下用蓝牙技术就能启动家电,提前做好准备,他说,为了早那么几分钟就装上一套蓝牙,这比使遥控器能好到哪儿去?又有多大必要?
至于蓝牙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则和蓝牙技术毫无关系,因为手机与互联网之间的远距离无线连接早以超出蓝牙连接的范围,倒是10米范围内电脑与手机实行蓝牙无线连接,并通过手机上网,或电脑与电脑之间10米范围内通过蓝牙传输一些较大的文件,蓝牙可算是用得其所。
价格和成本同样是蓝牙进入市场的一大门槛。据悉,不久前,北京一家大手机经销商从国外空运来四部蓝牙耳机,在欧洲市场只卖不到1000元人民币的“蓝牙”耳机,在北京竟被标到6800元,结果一个月以后,四部耳机一部也没销售出去。
他说,一部1000多元的普通手机加上蓝牙功能可能会增加40%左右的成本,如果销售商定价再偏高,相对于蓝牙手机提供的功能而言,消费者是否买账还很难说。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将它夸大成一个技术神话,那么这个神话终有破灭的一天”,他最后说。
科技新闻短信 每日传送突发新闻、IT动态 订中国概念股行情短信 为中国互联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