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旭
近日,信息产业部正副部长在不同场合多次放风,说要电信、广电对称开放,引起业界极大关注。
7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此专访了在拉萨考察“村村通电视”的广电总局 副局长张海涛。
《21世纪》: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曾呼吁过电信、广电要对称进入,作为广电系统最高行政部门,广电总局对此持何态度?
张海涛:广电、电信相互经营彼此的业务,在技术上是毫无问题,并且已有多年的实践,几十年来广电一直在租用电信的网络来传输广播信号。但是,广电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对外开放的,在中国加入WTO的条款当中,也没有规定广电要对外开放,而WTO条款中规定了电信必须对广电开放。
《21世纪》:在3月份的广电通信展览会上,您公开宣布广电总局要建一个全国性的广电网络传输公司。既然广电能够租用电信的传输网络,为什么还要建一个公司来重新建设光纤骨干网了,这是不是重复建设?
张海涛:广电以前的状况是节目源、传输网和用户三级分离,各地的广电局有自己的传输网络,这次成立全国性的广电传输公司是要整合各地的广电传输资源,以便实现全程全网、端到端的服务,新成立的广电网络传输公司资产额将达到100亿,这张网就是要覆盖全国。
我们为什么要在全国建网,因为在电信垄断尚末打破之前,租用中国电信的网络费用甚至高于建网的费用,所以各地广电都纷纷建网。
《21世纪》:广电会进入电信市场吗?张海涛:广电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娱乐信息市场,娱乐消费市场要比电信市场大得多。中国有3.5亿部电视机,5亿台收音机,9000万户家庭已接入有线电视;去年全国播出了上百万小时的电视节目、3300部电影,一万多集电视剧,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娱乐消费市场,而目前的国内娱乐生产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所要广电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广电还没有电信经营方面的经验,而电信企业,特别是中国电信已积累了多年的运营经验,广电没有必要去和它们展开恶性竞争。广电有线电视网如果要改造成电信网,至少需要上千亿的投资,这会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所以广电目前的发展策略是,首先认识到娱乐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其次要进行内部改造,把传输网由层式改成网络式。只有认识到核心问题广电才会有大的发展。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用户平方成正比,整合资源、发挥系统优势是广电发展的又一次机会,对于进入电信市场我们暂时没有兴趣。
《21世纪》:广电作为传播工具,相比电信有什么优势?
张海涛:电视广播是民众接受外办信息最直接的工具,电视到现在几乎要普及到所有家庭,但是电话普及率还没有这么高。广电正在大力开发视频、音频点播节目,交互式的娱乐消费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是电信所不具有的。
《21世纪》:已有地方广电在开展IP电话等基础电信业务,广电总局会为下属的广电传输公司申请电信牌照吗?
张海涛:是否能拿到电信牌照并不取决于广电总局,而取决于信息产业部,因为电信牌照的颁发权在他们手中。
科技新闻短信 每日传送突发新闻、IT动态
订中国概念股行情短信 为中国互联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