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上移动梦网
赢手机大奖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正文
评论:中国软件业,能否赶上印度?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5月20日 16:57 eNet硅谷动力

  【eNews专稿】印度软件业已经无可争议的居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业大国,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亚洲IT业未来的发展中心必将在印度”。而世界银行在90年代中期的一次调查指出,中国的软件质量不但比不上印度,还比不上新加坡、以色列,只和菲律宾处于同一水平上。

  比较中印软件业财务数据:在99年度印度软件业的产值是5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9
亿美元,国内市场销售额为17亿美元;中国99年整个国内市场销售额为176亿人民币,约合20亿美元左右,软件出口销售额为1.3亿美元。我们的差距不驻在于对外市场的悬差,在国内167亿销售额中,国内品牌软件仅占有32.4%,约57亿人民币,国外品牌软件占有67.6%。

  也就是说,中国软件业与印度软件业的差距在于57亿人民币与56亿美元,印度已经将它的目标锁定在2008年实现500亿美元的产值,而麦肯锡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的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占500亿美元。升阳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Vinod Khosla更是乐观,他认为,在未来的几年里,印度的软件出口业产值将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

  印度软件业的成功在于其政府的战略决策和优惠政策、高质量的信息人才、较高的软件开发管理水平、及语言优势。

  早在80年代,印前总理甘地就被国民称为“计算机总理”,在90年代拉奥任总理后,印度政府对IT产业发展制订了相当多的扶持政府,如允许外商控股100%,免征出口软件商的所得税等,其在80年兴建的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

  在人才培养上,印度在全国2500多所中学均开设了电脑课,有4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每年可为印度培养1万多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到目前为止,印度软件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经达到30万左右。

  中国政府对软件业也十分重视,仅仅比印度晚了一些,去年底国务院发布一份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电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在产业政策相当大放松了市场和投资政策环境。并且中国拥有更多高质量、高标准、低成本的计算机人才,资料表明,国内每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校生达3.5万人以上,从人才储备上看,中国比印度更具有人才优势

  并且在基础研究、技术前瞻性、市场前景的把握上,中国软件业比印度要强;在软件发展的社会环境、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上,印度恐怕比中国要差上十五年。

  预计2000年度印度软件业将达到8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9亿美元,但其国内市场增长仅为2亿美元,少于同期中国国内软件市场需求的增长,其国内信息及计算机基础设施均落后中国,而且它还有5亿文盲,在它自己国内的市场前景上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尽管它每年可以培训出7万软件工程师,在预计到2008年,它的软件人员缺口将在200万左右。中国软件业在国内市场支撑环境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和正版意识的加强将超过印度。

  中国软件业抱怨最多的是国内非常恶劣的盗版,但事实上,印度恐怕连抱怨盗版的权利都没有,因为它拥有的个人电脑总量才仅仅为500万部,这个数字可能够不上中国一年个人电脑的销售总量,所以它根本不用担心盗版问题。

  然而,从上述的数据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软件业已经落后印度相当远了,中国软件业与印度的差距究竟在那里?

  中国与印度最大差距在于软件产品质量控制上上,在全球1500亿美元的市场里,中国和印度国内市场额都少得可怜,而印度软件业的出口做得非常成功。

  在目前全球获得最高级或者第五、四级认证的软件企业里,大多数是印度的,其制造的软件产品已经远销世界75个国家,其中28个国家完全依赖于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支撑。而中国软件业在99年底才只有一家企业通过了SEI认证,而且还是二级。

  中国软件企业数是印度的5倍以上,其中大多数是50个员工以下的小作坊式企业,印度约有28万软件工程师,平均每个企业280人,而中国仅仅有大约10万软件开发人员,分布在5000多个企业里,其中97%的企业100人以下。

  这一项数据比较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软件业在质量控制上远差于印度,为什么国外公司愿意把软件外包给印度而不是中国,这种小作坊式的开发管理模式只能适合于小型项目的开发,并且在质量标准控制比较马虎一些,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软件开发管理体系的概念。原摩托罗拉电信运营方案部亚太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李启煊认为:中国软件产业要彻底摆脱“小、散、软”的局面,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最大的软件园中关村软件销售额仅为5000万美元时,约占全国销售额的2.5%,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已经是43亿美金了,占印度软件业销售额的3/4强。

  软件产品质量严重阻碍中国软件业走向世界市场,这一方面固然由于印度语言与西方市场比较亲近的关系,但主因在于中国软件企业大多是处于原始的作坊状态,缺乏专业体系的软件管理开发流程。在现代软件开发里面,需要更加复杂的开发管理过程,将软件开发进行细致的分工,然后将完成的分工融合到一起,从而达到软件的质量、可靠性等目的。

  中国软件业发展的另一项缺陷在于早期与市场过于脱节,早在八十年代,中国就曾投入了上百名教授研制开发操作系统,而当时与此同时进行操作系统开发的微软工程人员仅有十几名。但结果是,Microsoft满地开花了,中国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不知所终了,与市场脱节的结果是无法通过占领市场而形成客观的工业标难,并且这个问题仍然在中国软件业广泛存在,学术研究与市场应用隔离,结果是学术研究没有继续拓深的动力,市场研发缺乏核心技术。

  东大阿尔派董事长刘积仁在分析中国软件业的困境时认为,中国软件业在过去20年中,表现出在人才层面单一,大量的博士、硕士及研究人员在大量重复地做学术工作,同时由软件技术人员担当管理者的软件业企业,往往把软件业置于学术的制高点上。偏重于纯技术的发展。他们往往因为对技术的迷恋和自信而忽略了市场的存在和用户的需求,没有将技术变成市场价值,从而失去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会。

  直白一点说,中国软件业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相反,印度软件业在过去的20年中,将自己的定位一个为国外市场服务的软件制造商,他们抓住了市场的良机。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周论坛专家认为,中国软件业出现今天的局面,是因为在过去的20年中,失去了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不是我们的基础研究落后,不是我们的技术不行,更不是我们的研发人员太少,而在于中国软件业存在非技术理念和观念的障碍。

  总结起来,中国软件业与印度软件业差别悬殊的根源在于对软件产业观念上的差别,在中国软件业里面,往往技术高于管理和市场,在印度,是恰恰相反。(小淘)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亚飞贷款购车
  • 澳洲九日精华游
  • 乡村高尔夫俱乐部
  • 招聘兼职教师
  • 国内线路天天发
  • 山东地区广告招商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