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杨青)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今天隆重开幕。这个已在海内外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国际周”是何由来呢?
1998年北京市经过多年探索提出“首都经济”的城市发展战略,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核心和重点。为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北京市决定每年5月定期举办“国际周”,旨在为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提供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交易平台和商业合作机 会。通过展览展示、论坛演讲、技术交易、经贸洽谈,在高科技与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人才市场间搭建联系的桥梁,以促进高新技术的成长和产业化进程。
从1998年5月11-15日举办第一届北京“国际周”起,这个集高新技术贸易展览会,专题系列报告会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和经贸洽谈会为一体的大型活动,就激发了中外政界、科技界、产业界和学术界强烈的参与热情,逐渐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寻求融合、发展的盛会。从最初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位国际知名人士组团参加,到这届发展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政府、企业代表团近2000人到会;展览规模由第一届的1万平方米,增加到这届的10万平方米;专题论坛讲演人数和经贸洽谈会的客商均增长了数倍;第三届“国际周”签订的国内外合资合作、技术贸易、产品贸易等合同、协议、意向达到636个,总计60.23亿美元,是前两届总签约数额的4.6倍。
第三届北京“国际周”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教育部、外经贸部、中国贸促会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使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盛会。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组团参展,并首次推出了科技人才交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科技图书信息媒体交易等活动。
今天开幕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周”将加大国际化程度,注重技术交易,体现新经济观念和增加群众参与性。与会期间将有许多中外政要出席活动,一批中外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再次云集北京,新推出的现代农业、科技奥运、个人科技项目展示等内容更为贴近现实生活。这将是又一次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相会的历史时刻,从而为各国高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完)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