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正文
评论:综合计算机厂商面临艰难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12日 17:10 日经BP社

  3月中旬,美国IBM与日立制作所就服务器的开发及制造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对此,人们可谓是众说纷纭,解释不一。那么此番合作究竟是只不过是业界司空见惯的局部合作呢,还是表明类似全球汽车业界重组的场面拉开了序幕,标志着“IBM日立集团的诞生”呢。

  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今全球仅有4家(其中有3家是日本厂商)营业额超过200亿美元(约2兆日元)的“综合电脑制造商”,在业务模式等方面已经走到了生死决择
的十字路口。也就是说,在现今激烈变化的IT(信息通信技术)业界,综合电脑制造商能否得以生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讨论综合电脑制造商的优势和劣势时,人们常常将“硬件与软件/服务之比”作为市场规模的指标。在硬件占有整个市场6成或者7成的时候,那些可以提供所有产品的综合制造商会占居优势。这是因为对于顾客来说,由综合制造商提供给顾客的硬件将会成为一个事实标准,由此而派生出来的软件及服务业务也将会追寻硬件制造商。

  然而随着产业的成熟,软件/服务市场将会变得与硬件平起平坐甚至超过硬件。到了这时,顾客只是将硬件当做一个单纯的箱子,开始选择从专业供应商(Vender)处购买软件/服务的途径。这是因为这会使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使用效率更高而且成本也将变得更加低廉。

  例如汽车便是这样。美国福特公司的首脑提出了汽车寿命周期论,“顾客从购买汽车到报废汽车为止平均将支出8万美元。不过福特公司只得到其中购买新车价格的部分即2万美元。软件/服务方面的支出将被其它公司拿走”,于是福特吹响了业务大转移的号角。这正是促使汽车业界M&A(企业收购及兼并)加速的原因之一,也是促使他们亲自参加e Market Place(因特网交易所)服务市场的原因。

  据松下电器产业的资料显示,如果以市场规模进行比较的话,“软件/服务”与“电子设备硬件”的比例,在广播(电视)领域为3.8倍,游戏领域为3.2倍,音乐(CD/MD单放机)领域为5倍,影视领域为2.6倍,软件/服务市场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占了上峰。

  目前电脑工业的现状是,1999年全球用户支出的8400亿美元中的57%用于软件/服务(软件为19%,服务为38%)。按倍率计算则为1.3倍。而到2003年预计将会扩大到62%,倍率达到1.6倍。电脑工业正在向由软件/服务推动的成熟工业大踏步发展。

  然而,这就使得以硬件业务为中心开展其他附加价值业务的综合制造商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例如IBM公司。为了方便说明,去掉由硬件派生的维护服务及软件销售,只考察纯粹的咨询及解决方案等服务收入后可以发现如下的现象。

  截止到1990年,IBM公司的服务收入只占全部营业额的6%。IBM当时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硬件及软件产品制造商。但是从90年代中期该公司开始致力于服务业务,到了1998年服务收入占了29%(234亿美元),而到了2003年预计将超过40%。如果再加上硬件维护及软件驱动的话,软件/服务与硬件的比例将达到约60%。

  IBM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转变成为服务性公司的一个最大理由是,IBM公司的路易斯·哥斯那(音译)会长向服务部门提出“硬件/软件自由化”要求,也就是说为了实现顾客所需要的解决方案,IBM产品将只做为众多选择中的一个。

  IBM的服务部门在硬件方面积极向竞争对手美国Sun Microsystems和美国惠普(HP,Hewlett-Packard)外注加工,而在软件方面则积极采用美国Oracle等的系统集成方案,从而实现了年增长率超过20%的佳绩。SUN公司的干部甚至发出“IBM是最大顾客”的信息。

  但是物极必反。到了1999年9月,哥斯那会长突然将促使服务业务腾飞的该部门首脑调到服务器部门当负责人,并且命令他改变路线,“要嵌入IBM的硬件”,而为了能够彻底贯彻这一方针去年还将他任命为社长。这是因为IBM的产品,尤其是服务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经发生了问题。如果服务器业务衰退,则势必会影响到软件的销售。IBM公司经营策略的转变可以看出综合制造商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目前IBM公司围绕着服务器市场占有率正在与SUN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另外,该公司将服务器部门预算中的20%投入Linux,采取了要誓死夺回硬件业务市场的姿态。然而,由于实施“在服务中使用IBM的产品”的战略,导致服务业务的增长率下降。1999年度包括维护服务在内的服务业务增长率为11%,而到了2000年度则降低到了3%的水平。

  IBM的尴尬处境同样适用于日立、富士通以及NEC。IBM的服务业务规模达到332亿美元(约3兆3000亿日元),已经确立了其做为全球最大服务供应商的无可争议的地位。而富士通服务业务的全球联合结算规模只有1兆7000亿日元(1999年度),日立只有6500亿日元,而NEC只有5700亿日元,服务业务规模小了很多。并且由于存在着很多售出的大型计算机,因此由硬件派生出来的维护服务就占了3成,而所谓的解决方案等在日本国内的“纯粹”服务业务的规模就更小了。

  而专业服务供应商们则日益壮大,甚至已经对综合电脑制造商构成了威胁。NTT数据的服务业务规模为7100亿日元,野村综合研究所则为1700亿日元等,在前20名公司中已经形成了3兆日元的庞大的势力。而且他们在软件/硬件方面没有任何负担,但是3家综合电脑制造商必须拘泥于本公司的产品,对此进行维护。

  在全球IT业界中,正陆续出现年商超过100亿美元的专业供应商。对于综合电脑制造商来说,现在已经不是沉醉于曾经执行业牛耳的美好回忆中的时候了。(IT Pro)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大型计算机厂商进军Linux服务器市场 (2000/11/10 09:54)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春游前别忘了看看“北京郊区旅游手册”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独家连载中国第一部足球小说《假球》
情感专题:贫穷的爱情你要不要?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