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知识产权案中止诉讼 华为和思科停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3日 14:07 赛迪网-中国电子报 | |
作者:刘英赫 来源:赛迪网-中国电子报 背景 日前,曾经轰动一时的华为被国际通信业巨头思科诉产品侵权案,终于告一段落。思科和华为当日宣布已经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同意在独立专家完成审核程序的过程中中止诉讼 事件 今年1月24日,一条震动国际通信业界的新闻在中国农历新年之初曝出———全球著名网络设备提供商思科向美国德州地方法院起诉我国通信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华为公司及华为在美国的子公司Futurw ay。 随后,华为发表声明表示其一向尊重知识产权的态度。巧合的是,在思科向华为提出诉讼之际,华为和思科的老对手3Com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令这件诉讼案平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在经历了数月的诉讼之后,这个案件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果,已经成为电信业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对于近期出现的这个结果,其实就是当初部分电信业界资深人士的估计。 显示出“双赢”结果 就在今年10月1日,思科和华为的联合声明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和反响,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等西方主要媒体都用较大的篇幅报道此事。 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获悉,思科和华为发布的联合公开声明内容中,双方均表示:“我们已签署一份协议,以中止目前在德克萨斯州地区法院的未决诉讼。作为该协议的一部分,两公司已就一系列行为达成一致,在全部实施该等行为以及独立专家完成审核程序之后,该诉讼将得以终止。”根据协议,华为将继续遵守初步禁止令的条款。针对思科提出的有争议的产品,华为此前已自愿对其某些路由器和交换机产品作出了修改,目前销售的产品已经反映出了这些修改。双方已就审核这些修改的程序达成了一致。 最值得关注的是思科和华为都对这种解决办法表示出了高兴,并希望这一程序将使此诉讼案得以最终解决。 股市反应说明了什么? 就在思科和华为和盘托出这一声明时,引来了不少猜测。有媒体认为声明表示华为作出了“让步”,也有专家分析指出,这一声明表示,思科也表示出了“示好”的姿态。但更多人认为华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发展势头已经足够强大,不会脆弱到被一场官司击垮。纵观这大半年双方的你来我往,可以看出以华为为代表的我国高科技企业已基本成熟,面对外国公司的诉讼也能坦然应对。 无论怎样,这里不能不提到这一事件背后的另一家企业,那就是欲与华为组建合资公司的老牌数据通信厂商3Com。有股市分析师指出,就在华为与思科发声明的第二天,3Com的股市反应明显,涨幅达到了9.17%。显然投资人对这个事件表示出了对3Com和华为的信心,而与此同时,思科的股票也有小幅上涨。显然这种处理结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至少从投资人的角度和股市表现来看,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给中国企业提个醒 此次官司无论如何也给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通信制造业提出了一个既不新鲜也不老旧的话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面对来自国际的压力。 现在随着华为、中兴、大唐、金鹏、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重量级的国产通信企业的不断“扩张”,以及国产手机在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都令国际通信巨头吃惊和“头疼”。而伴随着这种成长,国内市场逐渐被国产厂商占据。据统计在光通信、数据通信、交换等多领域国内厂商基本上已经能够占据主动。这样势必会引来国际的一些压力。 以华为为例,其在中国光网络市场中就占有40%的市场份额,传输设备市场也占55%的市场。多年前,华为就开始了海外攻势,不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在法国、德国、俄罗斯乃至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客户的青睐。华为国际市场部某负责人表示:“国际市场关系着华为的前途,我们将不遗余力去占领它。” 正是这种态度和取得的成绩,让华为引人注目,并真正感觉到了国外压力。从这次诉讼来看,华为的态度和坚持也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种范本,正如纽约时报的评论那样:“华为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对海外市场的突击将使其成为一个令人敬畏的竞争对手。” 3Com、华为合并加速 就在“十一”前夕,记者还从3Com公司获悉,9月27日至28日,3Com公司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区2004财年合作伙伴大会。而据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此次大会有三大议题进行:一是宣布渠道策略和促销计划,二是推出3Com最新的Sw itch 7700模块化局域网核心交换机,三是讨论如何实现向华为3Com合资公司的顺利过渡。 从会议的主要议程看,与华为的合资事宜已经开始加速,众多的议题均与此有关。 3Com公司北亚区总裁邓元鋆在此次会议上表示,3Com将通过与华为的合资公司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而且现有的3Com主流产品,在这家合资公司未来的销售产品线中将依然是主流产品。 3Com公司中国区渠道总监张建军先生在谈到合资公司的渠道时表示:“所有3Com现有的渠道合作伙伴,都将自然过渡成为华为3Com公司的合作伙伴。” 对于双方合作的加速,也许邓元鋆的一席话更能说明问题:“合资公司为未来的网络市场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使网络设备市场重新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