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未来十年属中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4日 11:42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本报记者 翁淑贤 在IBM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向媒体道出了自己担任中华区CEO8年来的一些体会,他寄望未来十年中国不只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更能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 记者:在担任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这8年来,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周伟焜:主要有两件:一是如何打造一支好的团队,我记得第一次回总部汇报时就说人是最大问题,现在仍然是;二是如何对待股东和董事会的期望值,指标定得太高和太低都不行,这种沟通不容易。 记者: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 周伟焜:最满意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在1994年把PC的生产带进中国;二是把电子商务这个概念带进中国;三是把IT服务的概念带进中国。1996年提出这个概念时连许多专业记者都弄不清楚什么是IT服务,但是现在国内已经有六七十家企业开始涉足这一行。 IBM深深扎根中国本土经济,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腾飞发展的朋友和伙伴。在此期间,IBM荣膺“中国最受尊崇的企业”、“最佳IT企业雇主”等称号。同时,IBM合资企业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公司也获得“中国外商投资出口先进企业”、国家“纳税大户”奖项及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颁发的多项荣誉称号。 记者:这8年当中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周伟焜:好些媒体都说IBM的本地化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我仍然觉得最大的遗憾是IBM(中国)现在还没有像IBM(日本)那样成功———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日本公司,客户在谈到我们时还是会觉得我们仍然是一家美国公司。 记者:很多外企都把中国市场描述成商业天堂,你觉得呢?在你看来,目前中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周伟焜:1994年我给总部汇报时,一个月的电脑销量不过几百台,总部就问我“怎么这么少?中国不是有12亿人口吗?”他们不知道中国当时的人均年收入不足500美元,哪里可能去买5000美元一台的笔记本电脑?现在这种情况好多了,大部分外企基本能够准确地把握中国市场。 尽管中国市场的实际规模有些夸大,但从人口的基数和市场的成长速度来看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以IBM为例,只要中国有20%的人口成为我们的客户,这个市场的规模就超过了美国。总之,不管怎样分析,中国这个市场确实非常之大。 记者:IBM前任董事长郭士纳来中国时讲过,希望到2008年中国承办奥运会时,IBM在中国的业务能够做到IBM全球前3名,你有信心吗? 周伟焜:老板总是喜欢给下面一些压力和挑战,目前我们已经是前十名了,前3名我不敢说,但是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看进前5名问题不大。 记者:你曾经说过,未来十年要把IBM(中国)带到全世界,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周伟焜: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IBM(中国)员工到总部或者海外市场工作,我们在中国进行了很多生产投资。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我倒更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全球的智慧中心。而且,我相信下一个十年属于中国。中国IT产业在未来十年将会发生巨大的变革,IBM已经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和前进方向,在电子商务随需应变的蓝图指引下,我相信IBM广州分公司会和IBM(中国)一道,在华南,在全中国,创造出另一个十年的蓝色辉煌。IBM对中国市场将继续履行两个承诺:即一方面要帮助中国客户创造业务价值,另一方面对中国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执行三个重点,就是帮助中国客户打好迈向“随需应变”时代的坚实基础;全力支持信息产业变革以及传承社会责任感;致力于中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