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微软开放源代码又是一个一言难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0日 12:50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 ||
【赛迪网讯】盖茨此次来华,重头戏当然是微软在开放源代码方面的动作。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近日与微软签署政府源代码备案计划协议,继俄罗斯、北约和英国之后,中国成为第四个能以可控方式查看微软Windows源代码及其相关技术信息的国家。 微软原本希望能借此机会,表明其真诚合作的心迹,然而马上就有人对此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微软此次签约没有对媒体公开,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对此,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主任吴世忠很不以为然。首先,这是关于信息安全的合同,其中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此类签约事件,签约者都不宜大肆炒作;其次,这个协议是去年6月国家计委与微软所签订合作备忘录中有关共享源代码内容的落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没有炒作的必要;最后,签约双方一方代表中国政府,另一方是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双方对此次签约有极其严肃的态度,谁都不会去炒作。如果仅仅因为微软没有对媒体公开此次签约活动,就指责微软,显然有失偏颇了。 又有人质疑,微软公开源代码“只能看,不能摸”,是不是没有诚意。其实不然。吴世忠指出,此次签约说明,与政府合作,微软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积极的、重要的一步,而且这种合作必然会发展下去。微软毕竟是一家商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与任何一家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相比,都没有区别,因而不能把它和慈善机构相比较。政府安全计划(GSP)源代码协议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协议,政府拥有两种源代码开放的权利:一种是参考授权,即允许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以“只读”方式查看源代码,或使用代码查看程序、观看源代码;另一种是源代码验证和实验权,即允许有关人员在微软位于美国或其他地方的研究机构中,在双方同意的项目中就源代码与微软人员一起工作。微软这样做,是为了增强政府对其产品安全性的信心,对相关政府部门及获得政府授权的安全项目单位了解其安全性,有很大的益处。因此,说“只能看,不能摸”,是种不负责任的说法。 还有人说,微软是不是在收买人心,通过此次签约打击Linux、赢得其在政府采购中的更大的砝码。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政府采购是通过招标进行的,自有其固定程序;而微软此次签约是要表明一种态度——与政府合作、让政府检验其产品的安全性。这是两件互不干涉的事情,其间没有因果关系,不能妄下断论。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会从现在开始,对微软的产品进行安全评估标准认证。至于Linux,其开放源代码运动与微软的政府安全计划源代码协议风马牛不相及,没有可比性。首先,两者开放政策不同,微软的源代码是商业产品,其开放对象是政府,而Linux中的源代码则是自由软件,其开放对象是公众;其次,对源代码的处理不同,对于自由软件而言,用户有使用、修改和复制的自由,而微软的协议是以在线方式查看,部分涉及到第三方知识产权的源代码,微软无权与签约方分享。 有一点很重要,微软此次签约,意味着微软与政府建立安全合作机制的开始。这不是销售协议,也不是商业合同,所以不能用商业合同来衡量微软此次签约的意义。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的态度很明显,欢迎所有的跨国企业都像微软一样,与政府积极合作,让国内更多的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从中受益。(徐扬)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