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分析:试问谁能击败微软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5日 09:55 eNet硅谷动力

  萧齐

  【eNews专稿】面对电脑软件巨人微软的嚣张跋扈,即便是市场竞争者如美国在线、Palm及索尼均无力还击。要在滴水不漏的微软帝国中寻找到一点生存空间,或许参考一些成功软件企业的求生奋斗经历,可以找到一点致胜玄机。

   欲打败微软,先要知己知彼。曾在微软带领工程队伍发展互联网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的Reardon,完全明白微软的长胜之道,也知道小型软件公司应该如何在市场上挣扎求存。他说:“微软的策略就是全力击溃对手,直至对手头破血流而死,永世不得翻身。”

   多少年来,微软的手下败将数不胜数,例如Borland、Lotus Development、Netscape、WordPerfect等,而幸存的甲骨文及太阳经过连场大战后亦元气大伤。虽然软件业已经“尸横遍野”,但微软面对新军仍然绝不心慈手软,比如近期桌上电脑销情放缓,微软便转而进攻消费者产品市场,令索尼、美国在线、Palm等如坐针毡。太阳总策略师Jonathan Schwathz不讳言:“微软占领了美国的办公室,现在又计划向客厅打主意。”

   微软较其它市场竞争对手优胜之处,在于他们“讷于言而敏于行”,而且拥有400亿美元现金,足以支持他们不断创新产品,无论对手使出什么新招数,他们都能及时应变,将对手扼杀在萌芽时期。他们精于攻击对手的缺点,令Palm及美国在线等被杀的措手不及。

   Palm不思进取自招灭亡

   3年前,在掌上电脑市场中取得近四分之三占有率的Palm,今天却仅余57%的领土,究其原因,就是过于轻视异军突起的WinCE。微软在两年前利用WinCE操作系统进军掌上电脑市场,现在已成功占据五分一市场份额,预期到了2004年,将可增至三分一。Silver Lake Partner科技股投资经理Roger Mcnamee感慨地说:“Palm已经‘大脑受创’,硅谷将重现遭大鲨狂噬的悲剧。”

   Palm落得如此悲惨收场,有人认为是公司没有积极求变,违反了基本的生存之道,咎由自取。Palm虽能在掌上电脑市场中突围而出,但其后当微芯片、超薄屏幕及轻巧电池陆续出现时,Palm的产品却仍然原地踏步,系统没法支持新式功能,未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该公司操作系统主管Michael Macc虽然表示此举乃让产品尽量简单易用,并解释称,“如果你要攻击微软,不需要每次自己出手”,但事件已反映公司的程序人员对市场反应缓慢,让阵容庞大的微软“兵团”乘虚而入。

   其实,Palm本来大有称雄掌上电脑的条件,因为调查发现接近七成的Palm用户经常将产品随身携带,只要公司愿意多花心思来改良产品,前途必定一片光明。只可惜管理层未能居安思危,尝了一次甜头后便自以为可以一劳永逸,甚至把产品定义为记事簿,结果6年来,Palm的产品在收发电邮及书写方面根本没有丝毫改善,反而竞争对手使用的WinCE加进不少影音功能,终于被对手迎头赶上。

   美国在线轻视侵略者AOL因轻敌遭微软侵占市场

   相比起不堪一击的Palm,微软对美国在线的攻势可说严肃得多。美国在线网站拥有3,500万用户,而微软的MSN用户仅得800万人。不过,若从用户增长率来看,美国在线实在不应该对MSN的攻势坐视不理,因为过去一年来,该公司的用户数量停滞不前,但MSN却大幅增加了一倍,最重要的是,新用户中逾半数是由美国在线“跳槽”过去的。

   美国在线客户的大量流失,可说是自作孽的结果,单从观察家们对该公司数不胜数的批评声音中已可见一斑:与时代华纳合并后一直没有英明的领导者、网站界面设计跟不上潮流、功能不易使用、Pop-up广告过多干扰网民、客户服务员工作态度散漫……种种令人不满的服务,结果反映在密芝根大学的一个用户调查上:该公司仅取得58分,较MSN少9分。

   与Palm一样,美国在线最大的缺点也是不思求变,好像网站上让父母监察子女上网习惯的服务,就正面对微软在去年9月推出针对性的强化版本--MSN8新版。此时,美国在线才如梦初醒,着手改善广告太多的问题。

   以快打快挣出天空Intuit领导人Scott Cook

   虽然微软处处伺机攻击市场对手,但要在软件市场中争取一片生存空间,也并非绝无可能。能够成功对抗微软的公司都有一个共通点:一个出色、当机立断的领导者。他们随时变招,绝不让公司有机会成为微软的猎物。

   其中的一家成功杀出重围的公司,就是专营财务软件的Intuit。微软早有觊觎财务软件市场之心,曾在1995年策动20亿美元收购Intuit行动,只是最后未能得逞。其后,心有不甘的微软转而自行设计个人理财及税务软件,与Intuit展开肉搏战,但4个月后却告退战场,Intuit自此占据72%市场份额。

   该公司领导人Scott Cook表示,能够成功击退微软,全赖不断求变,在软件上引进新功能,令微软无从下手。原来公司在1996年曾推出处理债务的软件,广受市场欢迎之余,也引来微软垂涎,仿效Intuit在其自制的软件中加添债务功能,但是Intuit临危不乱,随即推出专为家居办公室而设的财务软件,从而成功跑前一步拓展发展了新的市场。

   其后微软再度跟风效法,Intuit为摆脱微软的步步进逼,继续采用多方策略,一方面推出为不同行业量身订做的软件,另一方面则开放软件程序密码,让其它公司可以自行研发。Intuit的做法既有助监察软件的毛病,也让软件有机会获得广泛应用,但更主要的是能令微软打退堂鼓,毋怪乎证券界和经济界人士均认为Intuit值得一赞。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Liberate首席执行官Mitchell Kertzman

   另一个致胜之道,就是反攻微软的弱点。5年前,专营互动电视的Liberate就是采用这个方法,结果胜了微软漂亮的一仗。当时微软对互动电视服务市场雄心勃勃,不惜斥资100亿美元投资旗下的有线公司,但岂知用户人数竟不及没有有线电视的Liberate的一半。

   微软原本的如意算盘是先吸引其他有线电视供应商使用该软件,但软件必须装置在其自制的机顶盒内,这样就可以顺利进行扩张版图的大计。只可惜棋差一招满盘皆输,软件推出市场时恰逢全球经济下滑,由于软件价钱相对较贵,加上安装不容易,使得很多公司为了缩减开支,都改用Liberate的软件。就是因为Liberate最大的好处是安装容易,同时能支持现有的机顶盒,结果赢得AT&T、UPC等大公司的订单,让微软吃了一记重重的大闷棍。

   经常转换游戏规则

   Real Network首席执行官Glaser曾在微软工作,故对微软的作风了如指掌。他认为,要对付微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跟着微软的游戏规则”。提供互联网影音服务的Realplayer与微软的Media Player可说斗得难分难解。虽然Realplayer可以研发能支持微软系统的软件,让业务靠助微软的力量大展鸿图,不过Glaser独到见解与众不同:“如果你想打败Bobby Fisher(棋坛高手),方法就是千万别跟他下棋。”

   为了让公司能有更独立发展,不假外求,Glaser决定自行建构其内容网络,亲自联络ABC电视台、大型

棒球赛事直播公司、MusicNet等不同的内容供应商,让公司成为内容供应平台,情况就如eBay成为商务平台,让卖买双方走进平台进行交易。结果这种模式十分成功,其订户人数目前已超过60万,而最新一季的销售数字则达4,700万美元,成绩的确斐然。

   当然,微软可以透过MSN提供类似的服务,但Glaser仍信心十足,“好像驾车般,你一直前行,眼睛要经常留心倒视镜,但脚应该依然踏在加速器上不断前进前进。”

   如果以上的招数仍无法斗赢微软,还有另外一些方法,例如与她组成联盟,争取生存空间。不过这一招并非每家公司都适用,不少曾与微软结盟的公司都对“联姻”悔不当初,因为他们最终终于发现,微软只不过视他们如垫脚石,纯粹借助他们之力走进市场。

   微软的多段“婚姻”中,只有

苹果曾经从中取得过好处。1997年,苹果电脑因为饱受业务萎缩的困扰,决定与微软结盟,希望借助对方提供的1.5亿美元投资发展苹果Mac操作系统,让苹果可以重新振作起来。当时饱受垄断案困扰的微软无意再增加敌人,遂答允协助苹果,苹果的掌舵人乔布斯利用微软松懈之机,频频推出新产品,成功令苹果扭转劣势,更是转亏为盈。

   打败微软绝招一览

  捷足先登Intuit的Quicken软件之所以成功击败微软,主要是软件符合市场的口味,并且同时能够捷足先登,快微软一步在软件上添置新功能。

  认清敌我很多公司都误以为与微软结盟,微软便会对他们敌意全消,但是绝对料不到微软学懂其技术后便打入该市场,与他们为敌,因此在结盟中要分清敌我最重要。

  不断求变微软会凭借推陈出新的手法去打击市场霸主,而抵御之道就是时刻改良产品,避免重蹈Palm的覆辙。

  在商言商很多CEO对微软防范不足,以为能够靠与

比尔盖茨的私人关系解决问题,此举却令微软有机可乘,纵观涉及微软的诉讼案,全是由于CEO们掉以轻心而起。

  强势领导层能击败微软的公司都必须拥有能当机立断、目标清晰的领导层,而不能如Palm及美国在线等那样处事犹疑不决。

  合纵抗秦因为恐惧微软会垄断市场,RealNetwork与美国在线及索尼组成同盟,并建立了一个互联网内容供应订阅服务,毫无疑问,很多公司都不愿向微软摇尾乞怜。

  不要妄想硬碰很多微软的对头人都相当不智地想与微软贴身硬碰,结果都落得一败涂地,这方面的例子不用再举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