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资深副总裁虞有澄 【新浪网特派李乔琚硅谷采访报道】英特尔资深副总裁虞有澄以其三十年的半导体发展经验认为,大陆半导体市场潜力非常大,他并以英特尔在大陆布局二十七年的成功经验表示,稳定、谨慎、了解当地市场、本土化,才是进军大陆的成功要素。
虞有澄在一九七二年加入英特尔,当时英特尔才刚做出4004微处理器芯片,芯片上只有两千三百颗晶体管;二000年,英特尔已做出更小、更快的Pentium 4,晶体管数目达到四 千两百万颗;而虞有澄正是这个革命性时代的推动者,他在英特尔负责微处理器部门达十六年,一路带领英特尔386TM到最新的Pentium 4;更有媒体形容他为“计算机大脑中的大脑”。
虞有澄曾领导英特尔全球市场布局,这位掌握全球半导体的先知人物即将在新浪七日、八日举行的“投资、创业在中国”研讨会中,担任第一场座谈会主讲人。他表示,新浪借着这样的研讨会,把中国的机会带到硅谷,让硅谷人有机会接触到第一手的大陆消息,更懂得如何利用中国的人才与市场优势,进而在中国达到成功。
虞有澄一九四八年离开上海,再次回到上海已是一九七九年了,“这三十一年,上海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楼房也都像从前一样。”但是,自八0年代之后,整个上海都不一样了,“几个月不见上海,又完全不同。”
许多大陆人可能还不准确了解“英特尔”是什么?但是只要提到英特尔,许多人的直接反应就是“Intel Inside”这两个英文字;是的,英特尔在大陆打响了名气,也是大陆最优质的外商公司之一;而虞有澄的第一本著述“我看英特尔(Inside Intel)”在中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虞有澄对大陆的前景十分有信心,最主要的原因是强劲的人才储备以市场前景。一九九四年,虞有澄协助英特尔在上海成立软件中心,一九九七年在北京成立研发营运中心,“我们看到了大陆的潜力。”但是,他也提出,英特尔在中国的扩张策略是“稳定中求发展”。虞有澄表示,中国也像全球各地的市场一样,有高有低,无论景气如何,英特尔在大陆的策略一直都是稳扎稳打,而不采跳跃式的发展方式,“要懂得用当地的人,要懂得当地的市场,当地的需求。”对于大陆半导体发展快速,不少人担心未来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虞有澄表示不无可能,他建议进入大陆的公司要十分小心,做好市场研究。
做了三十五年的硅谷人,虞有澄经历过许多次硅谷景气的周期,“不可否认,这次十分不同。”他指出,此次的硅谷不景气持续时间相当长,“甚至现在都看不到景气回升的症兆。”有诸多因素造成硅谷的低迷不振,他说,网络泡沬、电信市场供过于求,加上层出不穷的企业财务丑闻,都让投资大众失去了信心,但是,虞有澄仍以他过去的市场经验以及产业先知的能力,乐观地说,硅谷不变的是“创新”,硅谷仍会有令人期待的好消息,至于会是什么?他则卖了关子说,“很难预测,不过我对硅谷充满了信心。”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