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占地1000亩、计划投资10亿元的软件园正式落户上海南汇。它的主人不是微软,不是IBM,不是惠普,而是地道的民营企业———总部位于成都的托普集团。这是迄今为止上海规模最大的民营软件园。业内人士指出,软件园的落成进一步确定了民营软件企业引领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态势。
从托普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看出中国民营软件企业的成长轨迹。总部位于成都的托 普,成立之初只有5000元启动资金、3名员工。开始时是一家贸易公司。从1993年开始经营电子显示屏起,托普向技术公司方向转型。1995年实行股份制运做。目前,托普集团有“托普软件”、“炎黄在线”、“托普科技”三家上市公司。其核心业务是软件,同时经营硬件、品牌电脑、手机、系统集成等。
有关专家称,国内民营软件企业普遍经历了像托普一样的发展历程———从私营企业起步,经过资本运作实现上市。由于民营软件企业一般具有多元投资背景,而公司员工,尤其是最初创办者通常持有公司股票,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所以市场上做得好的软件企业很多都是民营性质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营企业一般不把公司盈利和个人业绩挂钩,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比如国家骨干软件企业中软,技术上一直得到软件同行的认可,但谈到经营机制时,他们坦承,不如托普等企业灵活。
民营软件企业占行业主导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软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其产生、发展的阶段,行业内普遍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在上海,几乎没有完全是国有独资的软件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开始分散经营的私营软件公司,决定了上海乃至中国的软件企业小、散、软的局面。据上海软件行业协会有关人员介绍,目前行业协会的成员只有不到400家,而且大多数停留在作坊式的阶段。他指出,托普软件园的建成,只是为中国民营软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今后要做的工作显然很多。(高改芳)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