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正文
IT三人行:索尼TCL阿里巴巴企业老总对话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1月20日 15:35 日经BP社

图左为阿里巴巴马云,中为索尼出井伸之,右为TCL李东生。

  【日经BP社报道】代表日本的世界级企业--索尼、中国最大的电视机制造商--TCL集?、以及创立于中国飞速成长的网络企业--阿里巴巴。10月30日,三家企业的首脑:出井伸之、李东生、马云汇聚香江,就企业联合、经营哲学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请看以中国向“世界工厂”迈进为背景进行的90分钟“特色三人谈”。

  依靠IT在亚洲构筑大经济圈

  出井:首先,我们从让IT(信息技术)成为亚洲的发展动力谈起。尽管最近IT行业不景气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但如果让我来说的话,亚洲的IT应用进程还远远落后于美国,所以IT行业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应该说还刚刚开始。

  说起IT,此前全部是发源于美国。因特网的通信基础设施也是连接美国与欧洲的光缆很粗,而连接美国与亚洲的光缆却非常细。因此我曾提议构筑连接整个亚洲的宽带(高速大容量)网络,建设一个巨大的经济区域。

  但是日本与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化思想还存在差异。在这里我首先想问一下马云先生。贵公司通过阿里巴巴这一独特的名称迅速驰名世界。作为起步于中国的因特网企业,您如何看待日本呢?

  马:阿里巴巴以全球的中小企业为对象,在网上运营BtoB(企业间电子商务)“国际交易市场”。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日本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就是说,对我们来说日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我个人也特别关心日本。仅今年我就已经去了4次日本。

  不过,日本的BtoB让人不可思议。我想在电子商务中,说起来有两层涵义。首先,是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原有机能的效率,提高收益;其次,是可消除以往存在于企业交易之间的障碍,开拓出新的业务。可是在日本,总觉得BtoB没有很好地被利用。

  阿里巴巴目前约拥有90万家会员企业,在BtoB网络交易市场中规模是世界最大的。可是会员中日本企业的数量却很少。

  做为其理由或许有语言方面的问题,或许是日本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还不习惯与外国企业直接商谈。不过,根据访问世界各国得到的经验,我认为日本还是在充分利用因特网的态度方面存在问题。我个人认为,日本企业社会中存在着可称为“商团(商务上的排他性团体)”的现象。

  或许是日本企业重视长年积累的信任关系,在交易中力求完美。从技术角度来说,因特网还远未完善,现在就要求尽善尽美则显得太勉强。但是如果就因此而抛弃因特网不加利用的话,那将会被世界的发展潮流淘汰出局。

  出井:日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利用因特网及IT来提高生产效率或许还需要1至2年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希望马先生能够多接触日本的20~30岁的青年企业家。在日本,纯粹的因特网企业也越来越多。

  接下来我想请教一下李东生先生。最近上了《日经商务周刊》(编辑部注:2001年9月10日号、总编专访),在日本也成了名人。文章中的照片风度翩翩。TCL不依赖政府,成为中国顶级的电视机制造商,并且正在朝着世界型企业方向发展。请您谈一下成功的秘诀,以及引以为豪的事例。

  入世将是重大转机

  李:坦率地说,可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想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一大环境。TCL成立有20年了,从一开始就没有政府的支援,其中也有过困难的时期。但是,我们靠自身的力量拚杀出一条生路,成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残酷竞争的企业。在这一点上,TCL与日本民间企业的成长历程是相同的。

  其实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中国即将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市场也将全面对外开放。TCL上一财年的销售额只有25亿美元,这只相当于索尼的1/20或1/30。因此象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巨大的。

  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会发生很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的经营体制如何向国际标准靠拢,这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想在短期内这将成为对中国企业的一种考验,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将成为中国企业实现经营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转机。

  不过,我们在创业伊始便以索尼为榜样,在产品的种类与方向上也有类似的地方,索尼更是我们未来追赶的目标。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间的竞争今后会越来越激烈,但我想合作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形势中如何抓住机会,这是我必须面对的课题。

  出井:只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说法太谦虚了,这样的机会谁都会有,但所有企业都取得了同样的业绩了吗?并没有。与索尼在二战后发展过程一样,谁都会有机会,但要想抓住机会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想成功的背后肯定还是有什么秘诀的,您说呢?(笑)。

  李:硬要说的话,也有几个。

  首先,或许可以说在经营理念方面比其他的中国企业要先进一些。这是因为传统型的中国企业受政府的保护太多。

  然后就是经营资源的问题。TCL刚开始在技术方面力量不足,这就使得我们一直很重视与众多的海外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

  再一点就是,TCL率先了进行了企业所有制的改革。由于政府没有出资,因此现在经营层拥有TCL约42%的股份。根据每年的业绩通过配股作为奖励的措施,对提高经营阵营的士气发挥了作用。与海外的民间企业一样,TCL的管理人员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思考,甚至考虑到了10年、20年后的长期发展问题。

  一句话,就是让企业的成功与失败与自己的责任直接相关。这也许对出井先生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考虑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才20年,因此引进这样的管理制度对本公司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弹性结合”

  出井:的确如此。我想与其说TCL是从国有企业转变而来,不如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代表着新世纪中国的一种全新模式的企业。

  但是,索尼也很不容易呀。到韩国,三星电子提出“赶超索尼”,到台湾,宏基说“把索尼做为模样”。这次到了中国,TCL也盯着索尼不放。索尼简直如同众矢之的。(笑)。

  不过,在不谈及各自公司的经营业务的前提下,我和三星的经营高层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高峰酒会。或聚在韩国或聚在东京。因为知己知彼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我再问问马先生,前面您曾指出日本企业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方,我也有同感。在IT战略会议(森喜朗政府时代成立的首相直属咨询机构。出井担任主席)上我也有这样的印象,日本企业总是在等政府来为企业做些什么。比如IT的应用,本来与政府没有什么关系,企业自己抓紧构筑新型的商务模式就行了。您觉得日本企业哪些地方有些怪呢?能再谈谈吗?

  马:那是最近受邀来日本参加座谈会时的事情了。到场的日本企业管理层人员及具有决定权的人物,年龄很大的人大约占了9成,年轻人很少,这一点让我很吃惊。

  我想年龄大一些的人,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有两类。第一类是新生事物,不愿意做在此之前还没有尝试过的事情,因此决策总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第二类是不想曾经失败过的事情,因此决策时过于慎重。

  但是在因特网时代,速度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与拿不出决策相比,即使犯一些错误也能果断决策会更好一些。

  在政府的职责方面,我想谈谈我个人的体会。1995年以前,我在大学教书,直到1997年自己成立公司。后来,在1997年至1999年的14个月里,我在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相当于日本的经济产业省)的下属企业工作。

  那个时间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即使能与政府合作,也不能与政府一起经营一个企业。这是因为政府做出一个决定需要太长的时间。那是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自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能过于依赖政府。

  出井:日本的政府到是做得太多了,我现在就在IT战略会议里尽可能地让政府少干涉一些(笑)。

  让我们换一个话题,前面李先生讲了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相互合作的问题。在这里请允许我讲一下我的想法。以往的企业合作大都以收购与合并为主,但这种方式要实现不同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及业务互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比起这种方式,我更推崇企业进行弹性联合。这种方式无需收购合并企业,而是价值观相近的企业根据需要进行提携。今后企业将不再是什么都靠自己一家开发的“大而全”,不与别的企业合作是无法生存的。但如果为此进行企业收购的话,买卖双方都会失去彼此的自由。

  总之,目前速度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比起收购合并)来说,弹性联合的方式可能更快一些。尤其是小公司与大企业进行合作时,如果被收购的话,由于企业文化差异太大,往往难以成功。即保持小公司的创业精神,又能与大企业打交道,这种方式今后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充分利用外部“力量”

  李:我同意。中国与日本之间,企业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管理手段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因此在具体项目上采用弹性联合的方式会效果更高也更现实。

  与日本及欧美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还相当弱小。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发展壮大自己,与海外企业间的合作也必不可少。通过合作可以弥补我们尚不完善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日本企业也正在寻求更大的市场,所以与中国企业共同开拓中国市场就可以获得新的商机。

  在中日企业合作时,出井先生认为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才是最理想的呢?(记者:田原真司=香港支局)

  人物简介

  

  出井伸之

  1937年11月出生于东京,63岁。1960年进入索尼公司。1995年就任总经理、1999年出任CEO(首席执行官)、2000年担任董事长兼CEO一职。担任纪念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日本年”及“中国年”执行行委员会日方委员长。目前对中国颇感兴趣。此次的座谈会主动请缨出任司会。出井名言:合作不以国家而应以企业为单位进行。企业高层的信任是构筑共赢模式的关键。

  

  李东生

  1957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44岁。1997年就任TCL集团总裁。通过采取重视资本效率的独特经营战略,使TCL的年销售额超过25亿美元(约3000亿日元)而一跃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家电制造商。尽管李东生可谓是能够代表中国的经营家,但他的言行举止仍不失谦逊,向出井讨教时的彻底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李东生名言:竞争越激烈、合作关系越密切。合作开拓中国市场,日本企业将寻找到新的商机。

  

  马云

  1964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37岁。1999年创建阿里巴巴(www.alibaba.com)并出任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创建了供全球中小企业通过因特网自由寻找商业伙伴的机制。马云表示根本不在意网络泡沫的崩溃,明年上半年将实现赢利。马云名言:即便是能够与政府合作,也无法与政府共同经营企业。民间企业应该彻底依靠自身努力。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美国IT业工资现状调查:管理层减俸员工加薪 (2001/10/12 07:32)
英国IT公司因管理失误而损失上百亿 (2001/09/29 09:24)
行业评论:IT,让旧管理模式失效 (2001/09/12 14:25)
专家指出中国IT迫切需要项目管理 (2001/07/23 10:26)
评论:如何管理中小IT企业 (2001/06/20 13:30)

新 闻 查 询

注册新浪VIP邮箱,赢取每日手机大奖!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上网卡!
:MCSE通往CIW大师
   名牌投影机专营
   联想台机服务器售
   IBM笔记本电脑
:自由心是这样炼成
   把艺术溶入生活
:国际汽车驾驶证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欢迎加盟龙腾家园
   天创科贸进修学院
:香港快件只3.8元
   伊美堂全国招商
:最新飞行器广告
   人大学历学位招生
:滨河精品现房发售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精品MP3专题
  • 买MP3送瑞士刀
  • 三星YEEP-500
  • 三星YEEP30S
  • MSC DM-N64加强型
  • 卡带式MP3播放器
  • 超酷sonyMP3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