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王以超
在传媒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一项可以称得上“意义重大”的商业活动能够做到完全保密,因此,在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NASDAQ:SINA)于北京时间十三日正式宣布购并阳光文化百分之二十九的股份前三天,这一消息在业界就已经成为半公开的秘密了。
这也体现了新经济时代的普遍规律之一:正式消息最大的功能不是否定传言,而是将传言的细节明晰化。
根据双方公布的协议,新浪将付出八百万美元以及百分之十的股份,换得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阳光文化卫视百分之二十九的股权,从而成为后者最大的股东。作为一个附加条款,如果阳光文化未来十八个月内业绩理想的话,新浪还要额外付出二百五十万股新发行股,约占新浪稀释后总股本的百分之六。
已经有人将此次合并与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集团之间的合并相提并论,但如果考虑到合并本身的规模以及所处的时机,我们倒更愿意将这一变局比喻为两只刺猬在严寒季节希望互相取暖,但又不敢过分靠近。
双方都迫不及待需要一场变局来拯救,但又都不想在变局中失去太多,于是,新浪成为阳光文化的第一大股东,而阳光董事长杨澜以及首席执行官吴征这对“夫妻拍档”也超过四通公司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互相控股对方,这样的合并也恰如其分地保护了彼此的尊严。
新浪需要一个变局是很显然的,因为新浪需要一个标志性动作,来摆脱前首席执行官王志东离开后留下的阴影;而且,新浪总裁汪延所倡导的回归传统,也需要寻找一个新的支撑点,正如易凯网络资本首席执行官所言,象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要想回到传统的媒体已经不太现实,而这个时候,在互动数码以及卫星电视领域均具备相当实力的阳光文化,就成为其营造一个华文世界的“跨媒体”帝国的当然之选。
阳光文化也同样需要资本的阳光来照耀成为华文世界“传媒帝国”的梦想,在这种过分漫长的梦想背后,仅仅依靠其目前每股不足零点一港元的资本,来赌一个难以预期具体盈利期限的宽带时代的“内容王”,也多少显得有些“望梅止渴”。
这种合并到底能否做成“加法”甚至乘法,目前断定尚为时过早。因为双方总资本也仅在二十多亿元人民币规模(包括双方手头持有的现金),这不仅难以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高达一千一百多亿美元的股票市值相比,即使与在跨媒体领域先行一步的香港TOM.COM相比,也显不出什么优势。
而且,在跨媒体领域,新浪以及阳光文化将要遭遇到的对手将不限于搜狐以及网易,还有更为庞大的势力。在香港,不管是在卫星电视还是电视化平面媒体方面,拥有新闻集团这样的大股东的凤凰卫视是其强大的竞争对手,凭借其中文以及资讯频道可以在内地大范围落地的优势,凤凰卫视在未来的宽频时代的竞争潜力不可低估。
即使在内地,新浪以及阳光的跨媒体雄心也很难一帆风顺,象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实际上已经在上海启动了网络电视领域的步伐;北大青鸟借助在搜狐以及国内十多个省市有线电视网络的投资,在这一领域动作频频。
实际上,虽然中国中央电视台目前还无法自由借助资本市场开拓疆土,但业内人士警告说,谁如果在中国跨媒体的未来版图中忽视了这个中国电视业的“巨无霸”的存在,谁就有可能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完)
声明:新浪科技登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或描述。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