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思科采取的是基于企业、电信和商用三个事业部门的公司架构,重组后将转向专注于以下11个技术领域的新的产品部门:接入、集成、Cisco IOS技术部、互联网交换与服务、以太网接入、网络管理服务、核心路由、光技术、存储、语音和无线
公司业务的全面重组作为一种商业手段,是在销售额大副下跌时必须走的一步,但有时这也能使情况变得更糟。这就是目前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所面临的进退维谷的境地。 8月23日,这位美国科技前驱宣布全面重组公司业务,在四年时间里着手完成集中于工程和市场的公司架构。
身处于市场过渡时期,现在的确是思科进行公司重组的时候。思科系统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认为,经过近几月的收入下跌后,思科的业务正逐步趋于稳定。但在当前IT产业低迷之时,这一大型硅谷公司要想达到它自定的年销售额增长30%—50%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思科还能重现昔日在“新经济”中少年得志的风采吗?
在过去四年里,思科可谓是意气风发。它为互联网的建设提供了大致80%的推动力,其收入也从1997财年的64亿美元猛增到2001年的223亿美元。而思科成为企业和电信市场公认的领导者并不仅仅因为它所取得的成就,还在于它是怎么去做的。在业务方面,思科无疑具有非常出色的技巧。
股市上,思科的股价看上去似乎是没有限度的。去年3月27日,公司的市场资本已达到5480亿美元,可说是世界上身价最高的公司,当时其股票也随之上涨。不过到了今年4月16日,公司就宣称下一季度的销售额将下降三分之一,同时还要裁掉占总人数17%的8500名员工。钱伯斯认为,思科遭遇的是以世纪为周期的经济震荡,而对此公司还没做什么准备。
思科的几个大的竞争对手,如Nortel和Lucent,现在都被公认处于更糟的境地,而思科的麻烦看起来更像来自于内部。由于沉溺于60%或更大的增长率,思科的管理层感到要对此刹车颇有些困难。公司长期的一位观察分析家这样评论:“你不相信暴雨将至,可偏偏它就下很大的雨给你看。”
显然,如果没有外部的信息系统,思科的伤口将会更深。公司首席财政长官拉里·卡特原本有可能比其它大公司的竞争对手得到更多的有关个人电脑的信息,但他手中缺少一个能预知未来的水晶球。思科的管理者看来太过于依赖自己内部的数据,而对外部的种种警示性的迹象视而不见。而就在去年12月初,尽管当时许多它在电信市场上的客户的需求已大大下降,钱伯斯都还能看到公司从竞争者中突破的希望。
并且,思科的供应链条也不像过去那样反应灵活了,技术曾使这一环节非常有效,但时间一长,它也不能及时调整了。现在整个传输途径总不是那么畅通,一些产品从美国运到亚洲,又从亚洲运了回来。
使思科陷入困境的正是它曾经所有的。去年夏季,公司发现数目巨大的存货是一个大的障碍,因此下令减少生产,而当时它的一些产品生产量在15周内都高居榜首,为此它不得不损失了25亿美元。
分析家们对思科大规模的对互联网和电讯企业的收购活动提出了疑问:从1993年起就不断收购的73家公司真的有利于公司发展吗?最早收购的一些公司如Crescendo Communications当然是成功的,但思科并不能将每个收购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很好地融合起来。一位网络分析家就认为,思科的许多收购活动在某些程度上已经破坏了和消费者的关系。因此,思科今年仅仅收购了两家公司,Allegro Systems和Aurora Netics,并且,还刚刚取消了一家在1999年收购的公司Monterey Networks研发的一种网络产品的生产。
尽管收购仍将是思科的一个重要策略,但目前它的重组计划表明它已将重心转移到公司内部的调整上。一直以来,思科采取的是基于企业、电信和商用三个事业部门的公司架构,重组后将转向专注于以下11个技术领域的新的产品部门:接入、集成、Cisco IOS技术部、互联网交换与服务、以太网接入、网络管理服务、核心路由、光技术、存储、语音和无线。公司表示,这样就可避免过去公司在组织结构上的弱点,即出现不同部门研究同一问题的情况。而通过这样的重组,思科希望能达到它制定的30—50%的增长率。
不过分析家们仍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像思科这样曾取得223亿美元年收入的大型公司要想达到如此高的增长率实在是困难重重。这一目标意味着要改变消费者对思科产品需求下降的趋势,同时公司的核心业务要继续快速扩展,要顺利完成这两样任务是难以想象的。因此,15%-20%的增长率也许是更为实际的目标。(叶琦)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