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支持成为决胜筹码危机过后仍有麻烦缠身
8月30日(美国时间8月29日),美国冠群国际公司(简称CA)的领导权之争以王嘉廉的胜利告终。在CA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现任董事会的10名董事均获得连任,王嘉廉本人则连任董事会主席,从而封杀了得克萨斯州亿万富翁怀利欲更换包括王嘉廉在内的四位董事以推动CA内部改革的企图。尽管王嘉廉在股东会议上大获全胜,但他同时承认这场耗资千万 美元的战争,对冠群来说一无所获。
根据冠群公司公布的初步结果,CA提名的现任10位董事人选获得了大会至少75%的选票;怀利提名的4个人选则只得到了大约25%的选票。选举的最终结果将在10至14天内公布,持有该公司5.77亿股已发行股票的股东中约有80%参加了选举。王嘉廉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股东相信,现有的董事会在带动CA持续发展和维护股东的利益方面是最合适的,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
-海夫纳是王嘉廉获胜的最大筹码
怀利向王嘉廉发难的最主要原因是CA今年的业绩不佳。在怀利和王嘉廉开战后,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媒体上相互攻击,并且在各地散发宣传品,拉拢公司股东的支持。然而,CA的最大股东海夫纳却是王嘉廉的坚定支持者。正是海夫纳拥有的CA21%的股票,成为王嘉廉获胜的最大砝码。
事实上,本次CA的震荡在国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月初,王嘉廉造访北京时,曾经宣称一定会打败怀利。在股东大会选举揭晓后,一位IT领域的专家分析说:作为IT企业,CA不像微软那么有名。但近期国内IT业的人士都对它的前途特别关心。这一方面是因为王嘉廉本人,更主要的原因是CA的情况反应全球IT行业不景气的走向。今年以来,IT领域充斥着合并、重组、亏损、倒闭这类的消息,似乎每个公司都处于火山口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旦市场出现问题,资本运作就会加剧。实际上,CA在公司内部确实存在问题,但CA的幸运在于,它的投资者和多数股东比较理智,最后选择了了解公司未来该如何发展的管理层,而不是轻率地通过换帅释放矛盾。
王嘉廉还有麻烦未解决
不过,虽然股东大会解决了怀利带来的麻烦,但CA内部确实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王嘉廉本人也仍然坐在火山口上。
此前,据《纽约时报》披露,CA多年来的会计方法夸大了销售额以及利润数据,把一些多年后才能兑现或者根本无法兑现的收入计算在销售收入内。CA不得已不再把预计收入划归销售收入,这一改变导致总收入大幅减少。不仅如此,CA的信誉也遭到破坏,在目前高科技市场萎靡的状态下,因此而造成的损失很难在短期内得以弥补。
另外,王嘉廉在与怀利交战时,曾经许诺未来将在CA董事会中增加两名非股东独立董事,以改变公司董事会过去的“独裁制”形象。但在本次股东大会上,王却对此事采取了回避态度,只表示会在未来加以考虑。一旦CA再遇到外部挑战,那么此事则很有可能成为发难的借口。
王嘉廉统治CA已长达15年,如果再有怀利这样的对手出现,他也许很难继续保住自己的帅位。(文/本报记者殷迈)
美国有关股权之争的法律细则
美国《公司法》规定:在二级市场收购公司股权超过5%时,必须向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提交报告,解释收购的原因和下一步计划。与此同时,还必须向被收购公司董事会提交报告,申请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会在双方均认可的情况下,成立、制定、指派一个专门委员会,由独立的第三方组成。这个委员会将对所提交报告进行审核,如果他们认为收购方提供的建议书优于现有公司管理层的建议书,则委员会有权要求被收购方召开股东大会。
如果超过半数股东支持新建议书,则收购方代表有可能成为公司新管理层。
事实上北美的上市公司,如果连续几个财政年度业绩不佳,小股东就会出现普遍不满的情况。他们会认为是由于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股价疲软,公司的经理层应当负主要责任。纠集部分小股东通过在二级市场用较低价格回购部分股票的方式,加大股权拥有量,从而得以依据公司管理条例,召开股东大会。并通过股东大会的公开投票,任命新管理层。(文/肖然)
王嘉廉简历
王嘉廉(Charles Wang)1944年8月出生于上海,1952年随家人来到美国。在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获得了数学专业科学学士学位,随后来到哥伦比亚大学Riverside研究所担任程序编写员,开始了他的计算机生涯。
年收入:薪金占100万美元,红利占360万美元,其余6.45亿美元都来自股票收入。
王嘉廉是美国冠群公司(简称:CA)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总部设在美国纽约长岛的CA有限公司,是王嘉廉于1976年创办的,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商用软件公司之一,拥有1.8万名员工的跨国企业,1999年全年营业总收入为63亿美元。CA公司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