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正文
中国软件业需要“蓝领”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30日 18:25 北京晚报

  与中国PC市场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三大市场相比,软件业一直被看成中国信息产业的“软肋”。中国软件业的总产值远远落后于硬件,去年产值仅为238亿元人民币,不及国内PC老大联想一家的产值;在全球近2000亿美元的软件出口市场中,中国所占份额尚不及1.5%,远远低于印度。

  今年以来,由于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强,包括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众多软件基地的确立
,加上资本市场也开始给予软件业以强有力的支持,有人认为中国软件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中国软件业仍然没有走出凭借个人英雄主义打天下的“作坊式”经营模式,规模偏小仍然成为制约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也许一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在印度,员工人数在千人以上的软件公司高达数百家,有些公司的员工数量超过了万人;而在中国,仅有3%的企业员工数量在百人以上,50人以下的公司却占55%。究其原因,国内盗版软件猖獗,使得软件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回报。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软件企业难以获得大量廉价高效的“蓝领工人”,因而只能用具备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来从事简单的编程工作,导致人力资源成本过高,限制了企业的总体员工规模,也降低了其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

  这就要求中国在每年培养3500多名电脑专业毕业的高级“白领”之外,还要像印度、爱尔兰以及以色列那样,启动软件产业工人培训计划,从而形成一批软件业的“蓝领工人“,来填补人才需求方面巨大的缺口。实际上,软件“蓝领工人”的培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北大青鸟就是国内最先发现这一“金矿”的企业。其与印度APTECH计算机教育公司合资成立的北大青鸟APTECH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开始从印度引进软件工人培训课程,并采取特许的经营方式在全国推广。

  大批“蓝领工人”进入软件业,除了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之外,还可以促进软件企业真正采取工厂式运作并形成标准化,从而极大地避免对个别程序员的过分依赖,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没有大批的“蓝领工人”构筑金字塔的底座,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小聪明”,中国软件业就难以形成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

  有人担心大量在软件业引入“蓝领工人”,会不会降低中国软件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实际上这种忧虑是多余的,因为散兵游勇的学历再高,形不成核心竞争能力,其开发出的软件仍然是低水平的。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软件企业目前竞争力相对较弱,不能一味大干快上,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大,并需要庞大的资金做支持的项目。在这种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力的“过渡阶段”,“人力密集型”软件产品仍会在企业总收入中占据较大的份额,“蓝领工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是中国软件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翟欣华)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北京
  • 到起悦通买悦达车
  • 阳光华苑.国际公寓
  • 大运会广告位招商
  • 中韩合资新生活
  • 日本精彩7日游
  • 家庭装修热门信息 济南
  • 国际室内设计师班
  • 福特招中国经销商
  • 出租厂房仓库
  • 陕西奥林科技学院 上海
  • 风险投资商必读
  • novell培训信息
  • 精品楼盘展示榜
  • 尚泉装饰艺术中心 广东
  • 30元让你过歌星隐
  • 私立华联学院招生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