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本报特约记者程刚: 第二次见到“中国纸网”的丁柯时,是在11月30日开幕的“深圳2000·中国资讯科技与风险投资高峰会”上。这个时候的丁显得轻松多了,他刚刚拿到了第一期融资。 “这段时候真是太不容易了。”这是丁谈到此次融资时的第一句感慨。这句话的潜台词再明白不过了,在这么一个行业性萧条的时候能拿到融资,“中国纸网”够棒的吧。 记者第一次见到丁柯是在10月份的高交会上,那时他刚从美国回来,在中国纸网的孵化公司中国互联网络集团总裁吴敏春的陪同下去见了一圈风险投资。 从10月1日到纽约到高交会开幕当天赶回深圳,15天里见了近30个美国风险投资,丁笑言那段时间自己就像赶场子,经常是在车上就睡着了。去美国整好赶上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跌得一片愁云惨淡,尽管心里没底,但当时的丁柯仍然坚持认为这对像“中国纸网”这样的正在找第一轮第二轮融资的创业公司没有任何影响。在高交会上第一次见到丁柯时他说,“风险投资是很成熟的一帮人,他们对中国市场肯定有信心。对于这些投资人来讲其实很简单,一看你专注于哪个市场,二看是哪些人在做。” 事实验证了丁的话并没有错。 记者在此次高峰会论坛上意外地见到了美国朝阳财团的总裁莱森.罗,朝阳财团正是“中国纸网”的投资人。在论坛上,这位犹太裔美国人集中表述了一个意思:中国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资讯科技商业模式之一,就是能够在一个行业中尽量剔除中间环节、使交易环节保持透明的商业模式。 1999年中国纸业市场消费320亿美金,而且其中有60亿的消费品需要进口,这个市场够大而且中间交易环节复杂。“中国纸网”(PAPEREC)想做成一个中国纸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原料设备的进出口贸易的商务平台。在莱森.罗看来,“中国纸网”正是一家致力于消除交易中间环节的企业。 第一期融资不到一百万,这个数目并不多。但丁柯对此显然已经比较满意了。“至少暂时没有了生存的压力,我们可以用这笔钱把业务做起来了。”丁解释说,“但是肯定还不够用,所以这次会上我们还是会谈一些风险投资。” “一半用来扩展业务,一半用来做为业务的流动资金。”谈到对一期融资的使用时丁柯说,“我们不会像有些网站那样去烧钱,我们争取用这笔钱能做到收支持平。” “以前的投资者是跟着创业者一起发梦,现在的投资者没有梦想了。”丁柯转述莱森.罗的一番话说。丁柯理解这话的意思是,以前的投资都是热钱,风险投资仅仅看到个概念就可以投过来,但现在投资投一块钱就会琢磨,这一块钱能给我带回来多少回报。“像拧毛巾一样,他们会把水分尽量地拧出去,这样剩下的就比较实在了。”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丁柯说当他拿到第一期融资时,几乎只是一刹那的兴奋,第二天就感觉到沉重了。接下来他必须考虑的问题是“怎么赶快挣钱,赶紧给人家回报,要对得起投资者,这样今后的投资才会源源不断。” “因为,”丁柯说,“我们可不希望被别人当水分给挤掉。”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