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经理世界》总编王超作客新浪聊天实录(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9日 18:14 新浪科技 | ||
主持人:你刚才说的理由非常充分,但是读者的口味越来越刁,读者也更愿意去看负面或者有爆炸性的报道,怎样面对读者口味的变化呢? 王超:作为一本杂志来讲,第一点、我们无法去迎合读者的口味。第二、读者是有群 主持人:就是说《IT经理世界》也在筛选自己的读者。 网友:你如何看待资本市场对IT产业的一些副作用呢?IT类或者商业管理类杂志对推进信息化方面进行报道,作用有多大? 王超:我们在五周年特刊写过一篇文章,文章叫“虚拟经济的群体实验”,我们必须历史的看待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因为它是担负着某种特殊使命而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这样的。它创立之初是试试看,如果不行就关,它诞生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国有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换句话说,在这样背景下,后来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有必然性。中国很多IT企业,把上市看成是一个目标,只要公司一上了市,就可以圈到钱,圈到钱就是自己的了。上市给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要给投资者一个很好的回报,他没有想到这个。另外,上市是带来了很多资源,有些人要买壳来上市,上市本身从工具变成了目的,把工具和目的混淆了,所以有些企业象吃了激素一样,激素肯定是不能常吃的。包括二板市场,一会儿说开,一会儿说不开,把很多企业搞得够呛。 回答第二个问题,媒体在这个方面肯定有作用的,但作用有多大,我不知道。我觉得在教育市场和交流经验上确实有作用,但是媒体必须要谨慎对待,不要把自己说成万能的。所以我们做报道的时候,会把企业问题、经营管理和技术结合来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技术手段,但它必须要和生产关系,就是和体制、制度和管理模式相互作用才能产生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网友:你刚才说一些商业情形在中国法律上不健全,市场经济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商业领域本身是灰色的,那么媒体是不是没有这种大是大非的判断呢?我记得你刚才说你要做一个有价值判断的媒体? 王超:不是没有判断,而是所谓内幕性报道非常难于定义,那样会使价值判断本身变得更复杂。在对价值判断里面,我觉得法、理、情三方面都要看。有些事情可能是不合法的,但听起来感觉上很合理,有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打个比方说,咱们杂志的三个记者写了三篇文章,写同一件事,一个从法的角度写,有一个从理的角度写,另一个是从情上写,如果只能选一篇出版,你会选哪一篇? 王超: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按照我现在的判断,会选上讲理的那篇。 主持人:为什么不选其他的呢? 王超:从法的角度,文章显得太枯燥,如果从情来选,太没趣了。 网友:最近很关注《IT经理世界》,现在科技类媒体,尤其是象教育市场,教育大众这样的媒体,经常会出现把水喊成油的报道,经常夸大科技实际应用的效果,在这方面《IT经理世界》是怎样把握分寸的,如何做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报道? 王超:谨慎求证,就是保守。 主持人:碰到新的产品和技术,有没有亲身去体验或者尝试,做一线的体验,是不是每篇报道都要求这样做? 王超:如果涉及到我们看起来不太想象的东西,我们至少会找几个方面的人问问:你们相信这方面是这样的吗? 主持人:这样做起来的话,对杂志的成本要求非常大了。 王超:对,非常高,我们现在恰恰还不够高。做一本严肃、说话负责任的媒体是非常可贵的,你可能会为一个数字或者一个事实花很多钱,最近我们就有一篇报道,第一次去的时候,摄影记者没有经验,片子没有拍好,所以又得飞过去,花了很多钱,这是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IT经理世界》愿意在这上面花更多的钱吗? 王超:对我们来讲这是声誉,肯定愿意,这不是假话。 主持人:就广告销售来说,《计算机世界》在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肯定是第一,《IT经理世界》是占到第二还是第三呢? 王超:第三。 主持人:《IT经理世界》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杂志,是业内比较公认。广告销售在计算机传媒集团里却处于老三,是什么原因? 王超:《计算机世界》本身就很大了,是高数量级了。另外我们的《网络世界》也做得非常好,它是周刊,广告比我们做得好。 主持人:有没有从广告需要的考虑,把它从双周刊改为周刊呢? 王超:我做不了。 主持人:很多IT媒体虽然没有做到象日报那样发行的程度,很多IT报纸还是一周一出,非常厚,做周刊的难度是不是不特别大? 王超:我们在媒体方面,在细分市场上拼的不是频度。对杂志来讲,拼的是深度,而不是频度。 网友:怎么样的记者才有成为名记的可能呢?要成为名记对个人来说要有哪些潜质? 王超:从事任何行业都类似,一个要看你天赋本身是不是合适做一个记者,但是天赋是什么,我觉得非常难以概括,为什么?外向的记者可以做得很好,很多内向的记者也做得很好,看你是不是对这种东西有感觉,就象夫妻一样,不是看起来般配就一定般配,看起来不般配的就一定不般配,在这方面也一样。第二,如果想成为真正有名的记者,确实要下苦工夫,真的要去采访,真的要去写稿,真的要去别人不愿意做的苦累活。换句话说,做任何事情不存在捷径。 网友:《IT经理世界》再扩大一点的话,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有没有考虑上市,通过资本运作让旗下的报纸、杂志资金更充裕,发展得更快。因为大家都知道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CCID已经有两个上市公司,对这方面你们是怎样考虑的? 王超:对于上市不上市我是无权考虑的,因为这是我们公司董事长考虑的事情。就业务发展而言,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是不需要上市融资的。 主持人:很多人都知道《计算机世界》23年来一直对股东有很好的回报。竞争对手CCID在与媒体相关的业务领域迅速膨胀,对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有压力吗? 王超:就业务的门类来讲,《计算机世界》也是非常完整的,有媒体业务、市场研究,产品评测,会议展览,业务很齐全。就上市本身而言,我们一般性来说,上市有很多成功的,也有很多不成功的,非常难讲。美国的合作伙伴IDG它也没有上市,上了市的ZD传媒集团和CMP集团都被收购了,我们认为上市不是目的。 网友:可读度和专业性在一篇文章当中怎样解决呢?一方面要让读者看懂,一方面不要说得太专业,《IT经理世界》是怎样做的? 王超:第一点,深入浅出是非常难的事。第二点,怎么把文章写得非常漂亮,非常富于可读性,无论谈的话题是什么对,对媒体的报道而言,这是很大一个挑战,而且永远存在。从《IT经理世界》经验来看,是用多人编辑制,一偏文章能通过至少需要二至三名编辑,比如一个东西,一个人看惯了,觉得事情当然应该这样,换第二个人来说看不懂,这时候需要调整,第三个人能够看懂的话,这就基本差不多了。我们有一个口号,不要给读者设置任何一个阅读障碍。 主持人:这不能靠个人感觉来解决,而是靠流程、机制来解决。 网友:你这本杂志有没有一些制度或者机制培养编辑和记者?或者定期做一些业务讨论或者培训,还是觉得外面的人不错,直接挖进来用? 王超:我们主要是自己培养,但也不是不许用外面的人。真正做商业报道做得非常好的,非常值得挖的人还非常少。为什么呢?我们这个领域的媒体发展水平是比较初级的,我们必须花力气培养最好的编辑、记者。就这方面来讲,我们设置了总编助理,专门考虑编辑、记者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的培训,针对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做的,也包括传帮带。培训有定期和不定期的。 网友:记者编辑不是能做一辈子的职业,你未来会不会一直在媒体做下去,会不会离开《IT经理世界》,做一个企业的工作呢? 王超:我不敢说,老板看见就麻烦了(笑)。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认为编辑和记者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 支持人:如果做一辈子的话,就做这么一件事,会不会觉得遗憾? 王超:有的人觉得,多换几个地方经历就丰富了,就职业本身来说,这是万分之五、万分之三的差别,不可能遍及所有行业。经历丰富本身也有可能是横向的,也有可能是纵向的。比如一个人在五家公司工作过,就说他经验丰富,这不一定。说这个人在一家公司工作,经验没有他丰富,这不一定。 网友:有人说《计算机世界》在银行存款到现在有8个亿,是吗? 王超:我这不知道。(笑) 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参与我们这次的《总编在线》活动,也非常感谢《IT经理世界》王超先生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这个活动。最后请王超总编跟网友讲两句。 王超:谢谢大家对我提出的问题都比较友好,没有提一些让我特别难以回答的问题,都比较客气。谢谢。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