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调停杀毒软件价格风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3日 10:46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 ||||||||||
【赛迪网独家特稿】2002年9月份,中国主要反病毒软件供应商之一的金山公司在“兰色安全革命”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金山毒霸产品降到50元,时间为50天。在上述消息宣布之后,各有关公司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并在各自的网站及相关媒体上同时展开了言辞激烈的相互指责文章,业界及大众媒体对此喧嚷一时,褒贬不一。 基于反病毒软件是国内软件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领域之一,如何继续促其做强做大,如
会议在冷静、严肃、平和的气氛中进行了坦率、充分地交换意见。会议结束时,协会希望有关企业向协会报一份各自成本核算的材料,并撤消企业在各自网站上及有关媒体上已发表的相互指责与攻击的文章。 会议结束的第三天我们发现,企业各自网站上已经撤除相互攻击的文章,相关媒体的“炒作”也已基本上停止。 经有关专家对上述软件成本的分析,基于在国家给予优惠政策的大环境下要把骨干企业做强做大,保持国内企业在反病毒软件领域的整体优势;同时也考虑到用户的长远利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在经过调查研究和听取各个方面的不同意见后,对反病毒软件的价格风波问题和协调意见通报如下: 一、反病毒软件不同于其他软件领域内的产品,用户需求空间很大。当前,我国PC的年销量已超过1000万台,而套装杀毒软件产品去年仅销售100万套左右,由此可见,反病毒软件的年销售量还应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如何去开拓这个市场空间,有很多具体的问题要探讨,主要应该在产品质量、性能、技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对产品的吸引力。降低价格是一种办法,但大幅度的“降价”不一定是拓展市场份额的好办法,更不是唯一的办法,目前更需要的是信誉度和水平高的产品。 二、根据国内主要几家杀毒软件企业报来的成本核算,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之后,结合美国、日本、欧洲单机版杀毒软件市场上的零售价,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长远利益和渠道商的合理利益,我们认为,维持一个阶段性的相对稳定的价格秩序是必要的。 三、在当前全球网络化的大环境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因此企业要不断研究并推出新产品,以对抗新病毒的入侵。不但要研究、开发出杀病毒的软件,而且要研究出新的防病毒的软件,使用户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保持企业一定的合理利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当然减少成本、降低价格是用户所欢迎的,过低的价格不利于企业和整个产业的发展。如何在企业利润与用户需求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价格平衡点,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四、当前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和迫切的要求。我们的企业要有针对性的研究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以确保信息安全,这是主要的矛盾。 五、作为软件企业组织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积极倡导优质优价和优质产品优秀服务的原则,积极倡导每一个企业要在创造优秀的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品牌上下功夫,既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也要爱护自己的品牌,共同提高中国软件业的信誉度。 六、加强宣传和继续贯彻“中国软件行业基本公约”中的行业自律和互相沟通的原则,避免不适当的竞争行为发生。在涉及重大市场行为上,提倡在企业及行业协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行业协会、企业、流通渠道三者之间建立相互沟通和协商机制,共同保护用户、企业、流通渠道的共同利益,共同促进软件产业的健康和协调发展。 七、在加入WTO后,软件企业应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和“面向两个市场”的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软件出口。非常可喜的是,有的公司在反病毒软件出口方面已经开了个好头。 八、专业媒体和有关大众媒体一直在关心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为软件产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但是,软件行业的专业性较强,讲究科学性,希望大家多沟通,促进相互了解,绝对不要追求“花边新闻”和“道听途说”。我们也认为,在宣传报道上应避免不利于产业发展的“炒作”和记者个人的极端偏见,这不仅是维护媒体本身形象的需要,更是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2003年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