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政策与产业 > 姜奇平专栏专题 > 正文

姜奇平:瓦解产权的技术日益成为亮点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3日 09:43 eNet硅谷动力

  姜奇平

  【eNews专稿】Internetnews.com网站日前关于2003年度10大网络应用技术趋势的文章,看来印证了《今日美国报》科技版的一个预言:共享计算技术将成为计算机行业新亮点(High tech's latest bright idea: Shared computing)。报纸引述有关专家意见指出,“共享计算”的技术极有可能使计算机的使用方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甚至使整个技术行业的面
貌焕然一新。我还要补充一句:这种生产力的扩散,将对以“独占”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带来瓦解性的影响。

  《今日美国报》指出: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技术企业都意识到一种名为“共享计算”(Shared computing)的技术非常重要,并预言它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成为计算机行业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之一。这一技术使得企业可以将其拥有的所有计算机进行联网,从而实现超级计算机的功能,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2003年的十大网络应用技术,至少有八项与“共享”这个主题有关,我们分类来看:

  1、直接涉及共享(信息)产权的新技术:

  第五项“开放源码通过企业普及”、第七项“视频博客”。开放源代码共享的是技术资本的产权,博客共享的是知识资本的产权。一目了然,它们都属于标准的“高技术礼品经济”(The Hi-Tech Gift Economy)的技术。

  第六项“付费内容(Paid Content)”增加,似乎与共享潮流相反。但研究一看解释:“但一个事实是,有近70%的消费者仍不愿为浏览网上的信息付费,但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民的基数不断扩大,即使只有小部分人订阅网上付费内容,市场潜力仍然是巨大的。”原来,共享的比例并没有变化。“非共享”要想赚钱,还得靠共享阵营的更大比例壮大。

   2、使共享行为的效率更高的新技术

  第一项“唯飞”技术(Wi-Fi)、第十项无线Push新应用,属于提供了新的信息共享方式的技术。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的正式名称是"IEEE 802.11b",是局域无线网技术,该技术比广域的

蓝牙技术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则要略胜一筹。Wi-Fi共享信息的覆盖范围则可达300英尺左右(约合90米)。据说Wi-Fi设备的全球年产量在2006年将达到3300万台。

  Push技术属于已经“死”了一回的技术了。过去,它因为违背共享的本义,将商业信息强迫推给不希望了解此类信息的人,而享有恶名。属于一种“过分热情”的共享技术。2003年,Push的新生命是发送信息、照片和视频的到新一代手机和PDA上。短信看来还是受欢迎的,但愿Push技术不要“热情”过了头,成为商业化垃圾的推销技术。

   第八项“Enterprise IM (企业即时通讯)”,勉强一点也可以算做共享技术,因为它是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工具。不过,企业即时通讯如果延伸到家里,恐怕就不是人人都欢迎了。

   3、使共享行为的成本更低的新技术

   第三项“网络软件外包服务(Outsourcing / Managed Services)”,共享的对象是生产资料。2003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为减少成本将那些应用于专用服务器、主机、管理安全和虚拟数据支持设备的有关软件发包给其他公司。

   第四项“网络存储(Networked Storage)”共享的对象是技术。随着存储系统成本的下降,2003年将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公司在帮助企业们扩充优化他们的网络存储器,以加速这些企业的技术共享。

   4、避免共享行为负面作用的新技术

  第二项“无线局域网络(WLAN)安全”技术,属于避免信息共享带来泄密等安全问题的技术。Wi - Fi的信息溢出是无线局域网(WLAN)唯一致命的弱点。由于无线局域网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因此对越权存取和窃听的行为也更不容易防备。传输中数据也有可能被人改动、重新发送。WLAN安全已经成为企业无线网络建造商们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热点。

  在2003年的十大技术中,唯一与共享明确无关的,只有第九项“互动电视(Interactive TV)”技术,因为它是专为收费节目而开发的技术。恰恰是这项技术,我不太看好它今年的前景。它的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它的商业模式。现有模式下的互动电视的天然弱点,是企图按照大众媒体模式来做分众媒体,发明它们的技术人员,显然不是媒体专家,还没有把乔治.吉尔德和麦克卢汉的网络媒体理论的ABC研究通。这种不懂“商务”的“电子”,早晚要死得很难看。

  2003的新技术,显然不是先想好了一个“共享”理念,再去“主题先行”地到技术武库中按图索骥的结果。大家不由自主地、自发地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去开发技术,唯一驱动力,是互联网这种先进生产力的本质。Share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本质、生产力本质的东西,历史的意志是从中自然而然显现的。

  我这里要补充告诉工程师们的,是这种种生产力(技术)细流汇聚后的制度后果。

  信息共享引致制度变迁的原理是:由于信息外部性,信息交换具有不等价性。即交换之中和交换之后,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对等。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吻合的部分,叫信息溢出。对溢出部分,正的使用价值,无人为所得利益付费;负的使用价值,无人为所受损失补偿。设计产权制度可以用于界定溢出的价值量,但要考量这样做的收益与成本之比。

  举例来说,相对于“IEEE 802.11b”技术,信息溢出的利得量,是在90米范围内,替代局域网基础设施,带来的效率,它由电磁波的物理和技术特性决定;信息溢出的损失量,是泄密、干扰带来的商业损失。为克服电磁波造成的泄密、干扰等而应用安全技术的成本,与这种潜在的损失比较,是固定的成本。而设计有效执行的产权制度,惩罚不当行为,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成本。假设信息溢出导致商业窃听,涉及的潜在商业总利益才1亿元,但有效制止窃听要付出的总成本达2亿,这样的制度就不具可操作性。

  按照目前技术共享的趋势,对制度变迁的压力集中在哪些方面呢?最主要的是,信息溢出的正面和负面的效率越来越高,而制止信息溢出成本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困难,甚至出现总成本大于总收益的苗头。

  当制止信息溢出的成本大于信息溢出的收益时,对应的产权制度就崩溃了。或表现为得不偿失,或表现为法不责众,有法不依。这时就必须考虑制度替代。比如,如果电视向观众直接收费不可行,就索性让所有观众相当于“盗版”一样,免费看电视;改收费制度为广告费制度,将控制电视加密改为控制广告插播权。比如,开放源代码现象、博客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制度”混合变迁形态,进行的是不同维度的利益置换。

  纵观2003大势,将是一幅工程师们高歌猛进,先进生产力自得其乐;经济学家们呆若木鸡,落后生产关系不知所措的卡通画面。技术和制度的矛盾积累久了,最后肯定会导致危机。不过今年还可暂时高枕无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