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模式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中国软件业深刻的感到,比较中国的现状,美国的发展真是高山仰止望尘莫及。于是,忽然之间印度模式的价值又被重新挖掘出来。这就像一个金矿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有的人甚至要欣喜若狂起来。于是,一股学习印度的浪潮涌起:官员考察,专家论证,业界交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印度软件发展之路,最适合中国的国情。
但这个结论似乎下的过于简单。印度模式具有致命的弱点。如果盲目照搬,必将为自己的短视品尝到苦果。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陈冲曾经表示:模式并不需要过多讨论,只要大方向清楚,关键是赶快做。
在这具体行动中,很重要的就是开始紧跟国际趋势,大力改革我国软件人才输出结构。我国现有软件从业人员大约有40万,这与实际所需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时人才架构分布也不尽合理,高级软件人才非常稀缺。随着国家18号和47号文件的发布,36家软件试点学院、微软的“长城计划”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SSD课程的引入等一系列重点改革措施也相继出台。这将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力。
如果说软件试点学院和微软的“长城计划”是着眼于未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SSD课程的引入则是缓解燃眉之急的有效手段。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SEI,是全球最权威的软件公司开发能力认证标准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创建者,在全球软件业拥有崇高声誉。
其最新的SSD课程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中国教育电子公司是该套课程的引进者,在采访中中教电总经理宋志德详细介绍了这一课程的三大特点:首先SSD课程内容先进。该课程以国际最高水准的CMM软件认证体系为指导,贯彻了CMM认证的思想精髓,使学员不仅能学到国际上最前沿的软件技术和软件语言,而且在软件开发的技能上全面与国际接轨;其次它摆脱了传统的IT培训受限于某项产品或者技能的局限,而将培训重点放在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项目管理能力方面,兼顾技术通用性和实用性。第三CTE采用全英语授课,不仅教材和课后作业是全英文,教师授课也是全英文,如此的教育培养将使学员完全具有与国际水准接轨的能力。
在宋先生的描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这一课程的信心。而且市场的反应也证实了他的信心不是空穴来风。今年春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招生网站(www.ctechina.com.cn)一开通,就立即观者如潮,每天的点击率都有几百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5000多人网上注册,2700多人网上报名,还有人干脆带着几万元的学费直接到中国教育电子公司报名。这些既表现出了广大的市场需求,也同样显示出人才,尤其是高级软件人才的储备对一个国家的软件产业有多么重要。
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软件产业的基础,同时还要配合相应的产业政策,法制法规等。因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最终的发展道路一定要走出自己的特点来。
总之,无论是印度模式、美国模式还是其他什么模式,都并非我国软件业的灵丹妙药,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但这不等于封闭自己。我们可以学习包括印度在内的软件开发的规范化经验,但我们也必须超越印度模式从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软件出口之路。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