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角度看,当前几乎所有的电脑游戏都存在着至少六个方面的重大缺陷:1.脚本策划先天不足;2.人文精神聊胜于无;3.3D效果泛滥成灾;4.美学观念极端落伍;5.表现手段粗糙简陋;6.指导思想落后保守
红心杀手
当反恐精英们在虚拟世界里荷枪实弹、风云叱咤;当前台秘书趁老板不在悄悄打起泡泡龙;当办公室的大姐下班时间在电脑前一掷千金地“梭哈”;当美眉上线变成魔力宝贝;当全球500名游戏玩家聚集韩国参加WCG(世界虚拟运动会)总决赛;当全国网络游戏的蛋糕做到7亿元人民币,全球电子游戏产值奔向49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知道,一个属于电脑游戏的时代业已来临。
但是,当玩家沉迷于游戏带来的娱乐,厂商醉心于游戏带来的钞票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过,电脑游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电脑游戏的本质是什么
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早就被前人思考过了。有一个荷兰人,名叫约翰·赫伊津哈,他出生于1872年,1945年被德国纳粹杀害。他没有见过电脑,更不懂如何用鼠标挖地雷,但是关于游戏的本质问题,他在《游戏的人》一书中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赫伊津哈认为,游戏先于文化,人类的语言、宗教、法律、艺术等等人类社会伟大的原创活动,都起源于游戏。游戏的本质是自主自由,脱离功利,划出界限,建立秩序,制造幻境,创造愉悦。
赫伊津哈的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对游戏的看法。在西方一本讲解电脑游戏设计教科书上,是这样对游戏进行定义的:“游戏是人类存在的基础部分,游戏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语言,并且引申到人类种种看上去与游戏无关的活动中。……游戏就是一个用主观世界代表客观世界的闭合的、正规的系统。”这个定义听上去拗口,看上去高深,其实要表达的意思跟赫伊津哈差不多。
作为一个幸福的现代人,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问题。我现在是把赫伊津哈的观点当成定理来使用的,如果你不同意这个定理,OK,请跳过这一段往后看。
既然游戏可以定义为艺术之母,那么电脑游戏又是什么呢?不卖关子,让我亮出我的观点,我认为,电脑游戏就是艺术在当代的最新形式。人类艺术从游戏脱化出来,经历了语言、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影视诸阶段的演变,其实一直在指向一个目的地,那就是——回到游戏本身!而今,借助电脑和网络,这一目的地已经隐约可见,尘归尘,土归土,艺术发轫于游戏,又归于游戏,“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历数电脑游戏存在的重大缺陷
既然电脑游戏是原始游戏的第N代嫡孙,血统比当代所有的艺术都高贵,同时又担负起创造新的艺术门类的使命,那么我们就应当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当前所有的电脑游戏。容我在电脑游戏的盛世说几句危言。我认为,从艺术角度看,当前几乎所有的电脑游戏都存在着至少六个方面的重大缺陷:1.脚本策划先天不足;2.人文精神聊胜于无;3.3D效果泛滥成灾;4.美学观念极端落伍;5.表现手段粗糙简陋;6.指导思想落后保守。
1.脚本策划先天不足
电脑游戏是谁来策划的?是玩电脑游戏的高人和牛人。对这些人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我不敢妄加评判,但从鸡蛋认出鸡,这些游戏策划人,估计都不是艺术家则无疑了。
去年,国外一家巨牛的游戏公司在北京招聘游戏策划人员,我曾跃跃欲试,但一打听人家要求的条件,我的心就啪地一声像折断了一根筷子。他们想找的人,必须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玩过多年游戏,有过多年游戏策划经验。这些条件我无一符合,所以,我只好望牛兴叹。
我不是在乘机打击报复,而是站在理性、建设性的高度分析,我感到,符合上述条件的人,策划出的游戏肯定又是以前游戏的重复,没有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创造,这样搞出来的游戏,一定缺乏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聊胜于无
对!当代游戏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人文精神。拿冒险类游戏为例,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让玩家在虚拟空间里无休止地练功、挣钱(或获取道具)、交易、转迷宫,然后是天昏地暗地厮杀。八戒还懂得问一问为什么去西天取经,然而在电脑游戏中,却没有一个人小心地问一声,为什么我们要厮杀?
当然有的游戏给出了理由,比如反恐复仇、降魔除妖等等,但这些理由都没有说服力,因为这些游戏忽略了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简单地说,现在还没有一款游戏触及“人为什么活着”、“人生值不值得过下去”这样基本的哲学问题。所以说,在当代游戏中,人文精神始终缺失。
3.3D效果泛滥成灾
当前的很多游戏,尤其是游戏业的领跑者西方一些公司,所开发的产品一味追求逼真的3D效果,不断刺激玩家的感官,却放弃了艺术性和思想性,从而背离了游戏的本质。后起的游戏厂商,被绑上了这辆上演“生死时速”的汽车,永远灰头土脸地步人后尘,也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一位搞多媒体技术的朋友告诉我,中国一家公司进口了一套美国的SGI设备,还以为从此填平了与西方的技术鸿沟,后来一打听,那套设备使用的是人家8年以前的技术。情况依旧太复杂,现实仍然很残酷。西方人既然让游戏玩家的趣味都集中到3D效果上,当然不会让你平分秋色。
迪斯尼有一家专门制作毛发动画的公司,能够逼真模拟风吹长发、雪落裘皮的效果,我们中国的技术还只能制造光头。前两年一家电视台搞出一个虚拟主持人比尔·邓就是一个光头,为什么要光头,因为我们做不出头发。现在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跟着人家拼3D,我们的游戏就只能做没头发的少林和尚。
其实,要我说,3D动画也罢、3D游戏也罢,都是一个陷阱。同二维动画相比,3D动画其实存在明显的缺陷。基于几千年绘画艺术的审美积淀,我们看任何二维的画面,都倾向于把它艺术化,不会同实物去做比较。而看3D的东西则不同,我们不但拿3D画面与实物比较像与不像,而且还想看到“不可能的”情景。比如,如果用3D动画表现火箭发射,我们对跟电视转播一模一样的镜头根本不感兴趣,我们需要从火箭火焰喷射出的尾部看火箭升空。这种对3D动画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黑洞,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都将砸入这个黑洞中。
4.美学观念极端落伍
究竟什么是美?这个问题自然是见仁见智。但是我们把游戏放到现代艺术的大背景下去考察,就会发现,当代游戏的美学观念,其实是很落后的。当代艺术早已抛弃了自然主义这样的糟粕,遗憾的是却被电脑游戏拾了起来。拿一款叫《模拟人生》的游戏来说,几乎再现了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吃喝拉撒睡,在我看来,玩这样的游戏简直腻味透顶!这种平庸乏味的生活,怎么能在游戏中再体会一遍?
还有,前面所说的片面追求感官刺激,也是一种落后的审美趣味。那么,你要问什么样的审美是先进的?我的理解就是普遍、积极、克制、简约、反抗、创造的审美。这个话题解释起来会很复杂,就此打住。
5.表现手法粗糙简陋
从艺术的角度看,游戏的表现手法目前依然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阶段。像蒙太奇等在电影中普遍运用的手法,在游戏中根本没有用到。
比如从A地走到B地,如果在路途中没有故事发生,这个过程在电影中是可以完全省略的。但在很多游戏中,我们却不得不按着键盘操纵人物走这样毫无意义的路程。再比如,同样是打斗,电影中经常采取几个打斗场面同时进行的平行蒙太奇手法,而在游戏里,一切都是单线的。
6.指导思想落后保守
不客气地讲,现在很多电脑游戏,其实是把人降格为动物!拿射击类游戏为例,如果有这样一款游戏,表现的是一群红军战士,在他们向敌人射击之前,点起一堆篝火,吹起笛子唱起歌,谈起故乡的面食和花朵,我认为这表现的是人的生活。点不点篝火,有质的区别,拿起枪就扫射,那是动物才干的事。
当前策划游戏的人,思想极为保守,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只想让玩家看到淋漓的鲜血。拿经典足球经营游戏CM为例,制作者可谓苦心孤诣,里面每个俱乐部和队员的数据都接近于真实。但它却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认为球队取得好成绩完全靠实力和战术,君不见假球黑哨乎?为什么不敢去表现?这就是思想保守的明证。
电脑游戏呼唤一场革命
“我们要抹去目前游戏的一些表层的东西,把游戏的艺术性表现出来;目前太强调3D了,却忽视了想象力。”我的朋友——正在开发中文文本探险游戏的林雷这样说。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傻子,电脑游戏的这些缺陷,很多人早就看到了。在国外,有这样一种文本探险游戏,它技术简单,容易制作,尤其适合做互动小说的艺术形式。
我们的游戏厂商,应当倡导崭新的游戏审美观念,用思想和艺术取胜。去年有一款制作极其简单的模拟经营类游戏《北京浮生记》在网上悄然流行,有的网友边玩边流泪,因为这个小游戏表现了“北漂”的生活。
我们应当看到,二维动画和二维游戏,依然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FLASH如果能解决一个多人协作开发的问题,一定能做出非常优秀的游戏。
网络时代惟一的局限,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游戏作为一门新兴艺术,不能依靠一个人来完成。需要分工协作,需要商业模式把各方利益摆平。我们期待,深厚的人文精神、先进的审美观念、现代的表现手法能融入电脑游戏中去,一大批包括艺术家、作家、导演、编剧在内的爱好者加入到游戏制作大军中。
吾夜观天象,豁然开悟:文学当死,游戏当立,归去来兮,正在此时!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