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22日在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高层论坛上,张维迎对困扰软件行业发展的价值链分配不合理给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价值链分配是关键
喜欢看耍猴的人很多,看过之后就跑了,很难收到钱。IT行业与这有些相似,其最重 要的问题是价值链的分配问题——为同一个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可能有很多不同服务环节的厂家,但在这个价值链中哪一部分人应该拿多少却没有解决。出现这个问题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技术问题,即软件行业技术的发展已经快于合理的价值链制度的跟进。与软件业相比,电影业的价值链目前已比较合理,以前一个好演员只能拿到几百块钱,而随着电影市场的逐步成熟,分配链由低到高,现在葛优一年可以拿到500万,在整体价值链中拿了它应该拿的部分。
第三个是企业家的思维方式问题。企业家运筹未来,需要投入,投入多少,取决于企业家对外来能收多少钱的预测。很多企业家过去可能对形势有过分乐观的估计。
举个例子。家乡的红枣贩子,去西安发现红枣每斤卖到七八元钱,他回到村里跟村民说,外地的红枣很贵,可以转到钱,枣贩子以每斤5元的价格收购红枣,等拿到西安卖时,发现红枣已经降到3元以下。
这就是软件行业价值分配没有解决的问题。
以服务“克”盗版
软件行业有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开发软件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而复制它的成本却微不足道。这使软件盗版泛滥,买了盗版,人们就不会买正版了,因此盗版直接影响软件业的销售。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软件业具网络效应,一个软件的使用者越多,其价值越大。盗版多的软件,用户规模的扩大将会推动需求的增长。无论软件价格怎样,只有其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才有利可图。经济学意义上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在软件行业是不可取的,如果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没有一个IT企业可以活下去。打击与不打击盗版业面临两难选择,一般软件刚开发出来后,盗版软件推动正版软件发展。在一定阶段,盗版软件就会减少,微软在中国的策略也是这样,一开始不打击,到一定程度开始整治。
那么怎么解决盗版问题?
大致来看,软件的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导向型,拿到软件只是拿到产品,产品的价值依赖于后续提供的服务;另一类是服务独立的用户,他买软件不依赖于服务,所以用户买服务更合算。
因此,软件企业要想办法将从第一部分客户身上获得的收入弥补第二部分由于盗版带来的损失。现在发展软件应该是面向服务依赖型的客户,如财务软件,盗版者可以盗版我的软件,但不可以盗版我的专业性服务。
这对其他软件也提出了一种思路——服务的价值会影响盗版的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是竞争与合作的问题。软件业既要竞争,又要重视合作,从竞争角度来看,大家都不希望对方发展超过自己;但从互补的角度来看,别人的软软件开发得越好,就越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所以软件业目前更主要的是要强调合作和协调精神。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软件的兼容性越高,价值也才会增高。
从硬件中找空间
假定消费者每年用于支付IT产品的费用是固定的,如果硬件占去支出的绝大部分,那么消费者就希望最好用低成本解决软件问题,所以他们会去买盗版软件;如果硬件价格降下来了,他就会愿意为软件付钱。
企业开始时一般会将硬件和软件绑在一起,后来分开了,因为硬件的价格在逐步下降,这给软件一个有利可图的机会,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价值分配面临调整。另外,以前,厂商在硬件和软件上是分开的,只是在消费者端将两者组合起来使用,这样,虽然硬件无法盗版,但软件就可以盗版,所以软件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如果厂商将软件搭在硬件上,消费者买的是统一的产品的话,硬件的客户将变成软件的客户,这样收费也比较容易。因此,硬件与软件厂商之间应做下来谈判,形成一个好的价值分配形式。
再者,软件厂商可以将用户划分为集团产品用户和个人用户两种,重点发展集团产品用户。因为阻止个人盗版比较难,但阻止集团盗版就比较容易,成本也较低。(张含)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