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綦书环北京报道】日本著名的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一改往日在中国的低调态度。日前,卡西欧国际营业部部长福田先生一行人专程来京大张旗鼓地揭示其“秘密武器”———一款厚度仅为1.13厘米的EXILIM数码照相机。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卡片式数码相机将在这个月的21日在日本率先上市,福田先生此番来京属提前“预热”。7月份,这款“卡片”式数码相机将在中国市场大量投放,市场的 零售价不会超过3000元。
卡西欧的加入无疑加剧了日本电子巨头在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的争夺。
随着电脑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电子图像、电子相册等时髦概念开始撩拨人心。人们对和电脑相关的电子产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数码相机开始逐步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数码相机的市场成长之快甚至让人始料不及。去年,日本本土数码相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相机的销量,中国国内数码相机的销量在1999年只有6万台,2001年中国数码相机的销量即攀升到20万台,今年预期会达到40万台。相机正快速进入数码时代。
一度在数码相机领域相对沉寂的松下电器,今年4月初在北京隆重推出“徕美”系列数码相机。松下此番在数码相机上的投入颇费心力:在技术上,选择业界首屈一指的德国徕卡作为合作伙伴,利用徕卡的光学镜头和松下的数码技术结合创造出“徕美”系列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图像画质一直是制约其普及的瓶颈因素之一,而“徕美”系列相机最大的卖点是“超凡画质”。再度进军数码相机市场的松下,坦言过去对这一市场重视不够。
今年5月21日,奥林巴斯宣布将1/3的数码相机生产转移到中国,5月27日和28日,柯达公司和佳能也随后表示,将在中国国内生产数码相机和配件。这种本土化的生产方式将大大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
在数码音像领域有着颇多相同点的三星和索尼,同样钟情于数码相机市场,频繁发布新品。有着传统冲洗店渠道背景的柯达和富士,也同样钟情于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拓展数码相机的市场份额。2001年底,柯达“98协议”到期,“98协议”规定中国政府在与柯达合资的三年内,不能批准其他外商投资中国胶卷企业。这一规定让富士饮恨三年,“98协议”刚一到期,富士就火速着手在苏州建立数码相机生产厂,要在数码相机领域打个翻身仗。
目前,在数码相机领域,日本军团已经悉数到位,将本土竞争转移到了中国战场。
经过国外数码产品几年时间的熏陶,中国消费者的数码知识普及工作已经完成,数码产品在中国市场正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市场上开始呼唤功能齐全又价格低廉的数码产品。
目前,国内无论是老牌相机生产厂家凤凰、海鸥,还是电脑和家电厂家联想、方正、TCL、尼美、先科、中晶等,先后大约有30多家生产商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经过国内外厂商的激烈竞赛,数码相机市场价格正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在进口品牌中,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价格一般在3000至4000元;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价格在2500至3000元;130万像素的价格为1500元左右。而国产数码相机,价格通常比同级进口品牌的产品便宜几百元,如方正Ph o-toPow e r100、先科ACE-210分别打出了888元和2000元的低价。
有关专家认为,未来的数码相机可能呈现两极化发展。一方面在提高像素方面的竞争不会终止,另一方面还将出现一系列“停滞不前”的低端产品以适应普通入门级使用者。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