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否认,2001年的IT市场从整体上看是暗淡的。从芯片到配件、从PC到软件再到网络……,IT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惆怅的叹息声。但是,即使如此,2001年的IT市场还是不乏精彩可陈。当我们追寻2001年IT走过的足迹时,仍然能看到一个个清晰的印迹。
P4+LCD演绎精彩PC
年初,为抵抗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引发的IT产业衰退浪潮,“万元Pentium 4电脑”被临阵委任为“先锋”,就此拉开了2001年以Pentium 4为主线的PC产业攻势。4月,LCD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了纯平显示器想在2001年一枝独秀的美好幻想,以一轮接一轮的降价诱惑着消费者和PC生产厂商。而Intel立志在2001年让Pentium 4遍地开花的决心,也正好和LCD形成了绝好的呼应。于是,两个昔日“贵族”身份的产品,竟在联想、TCL等品牌机厂商的推动下,于2001年间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平民化运动!
虽然当2001年年底盘点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Pentium 4+LCD能以强势组合的优势扫荡主流市场。但Pentium 4和LCD在品牌机市场上表现出的空前的推动力,却让Pentium 4在2001年成了真正的明星。只可惜,LCD却替Pentium 4空做了“嫁衣裳”。
2001,价格大潮退
2001年度降价英雄榜:冠军——内存;亚军——液晶显示器、季军——Pentium 4。
2001年的春节前,128MB内存的价格还“悬挂”在360元左右。3月底日本地震一度使内存价格被哄抬到400元以上,但随后降价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11月初,128MB PC133内存的价格跌至70元的悲惨境地,跌幅竟超过80%!
作为系统平台架构的共同决定者,CPU与内存在2001年表现出了同样的市场走势。年初Pentium 4 CPU以“主板+CPU+RDRAM”套装的形式导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幸好后来VIA、Intel及AMD围绕Pentium 4展开了DDR与RAMBUS的恩怨斗争,促使Pentium 4套装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从1月份的8000元左右降到4000元以下。9月,Intel就宣布Pentium 4大幅度降价,产品涉及到Pentium 4 1.3GHz到最新发布的1.8GHz,降幅均在30%~50%之间。幸好,此举使Pentium 4在2001年站稳脚跟。
至于液晶显示器,虽然在OEM和零售市场都将价格搅得风雨飘摇,但却最终没能逃脱“镜花水月”的结局。
ATi开放芯片授权
2001年5月29日,ATi宣布开放图形芯片的生产授权,让第三方厂商可以生产基于ATi图片芯片的显卡产品,以加强图形芯片的销售并缩短图形芯片新品的研发周期。此举无疑将ATi和nVIDIA两者的竞争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档次之上。ATi的策略转变无疑对当时的图形芯片市场产生重组的效应。而从年底盘点的情况来看,ATi此举在2001年中还是收获颇丰的。至少,使用ATi芯片的显卡品牌已经在市场上遍地开花了。笔记本电脑换芯风波
2001年,把本来应该使用笔记本电脑专用的处理器,换成了台式电脑的处理器的手段再次被一些厂商祭了出来。此举虽帮助这些厂商提高了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销售业绩,但却在业界再次引发了一场广泛的争议。用户、Intel、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以及不同的厂商,对此事件进行了极为“深入细致”的讨论。但毕竟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制造技术已经今非昔比了,一阵喧闹下来,笔记本电脑使用台式机CPU竟在用户和厂商中成了并不值得过多指责的举动。毕竟,2001年的IT市场太暗淡了,只要有一丝帮助它恢复一丝活力的努力,大家都不希望它简单消亡。
移动存储渐成气候
移动存储的概念虽然并非全新,但它真正得以迅速被人们所认知,并逐渐在市场中显露锋芒,却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2001年。年初时,一些零星的“前卫产品”就让电脑玩家们了解并体会到移动存储的概念和诸多优点。同时,随着宽带的普及,人们对数据存储和交换的需求日渐提高,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深入,都使移动存储设备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有了更高的要求。及至下半年,以爱国者加密王为代表的新一代具备加密功能的微型移动存储设备开始大量出现。这类产品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和简单易用的操作,以及小巧时尚的外观获得了很多用户的青睐。直到年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到这一领域。
Windows XP风潮
10月25日,微软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在纽约正式上市销售,11月9日,Windows XP简体中文版在北京正式发布。微软宣称Windows XP是该公司6年来推出的最重要产品,而对于整个信息技术市场来说,Windows XP无异于一枚重型炸弹:从它发布至今,仅用XP来命名或与XP扯上关系的软件和硬件就已数不胜数,说IT业掀起XP风潮并不为过。不过,Windows XP给我们带来的也并不全是好消息:软件业内忙着讨论微软在该产品中集成的一系列新功能是否又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硬件业虽然把它当成了救世主,但它对硬件产品销售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网络业的精英们则认为该产品是微软“阴谋”垄断互联网市场的具体表现……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开了多年由微软提供的很不稳定的“破车(Windows 95/98/Me)”之后,虽然终于看到微软推出了一部性能上佳、非常稳定的好车,但遗憾的是,这部好车不仅价格不菲,而且被装上了导航器(激活技术),要开它的话只能去微软建设好的收费高速公路……
反病毒市场空前“繁荣”
2001年IT圈里,还有什么最吸引我们的眼球?恐怕“病毒”当仁不让的了。而2001年软件市场最火暴的软件则顺理成章地非反病毒软件莫属了!如果说,病毒带热了反病毒软件市场,似乎并不为过。今年的病毒呈现数量大、破坏力强、形式多样的特点,红色代码、尼姆达、SirCAM等恶性病毒,通过文件传播、邮件传播、再加上黑客攻击、局域网传播等多种方式直指系统安全的“软肋”。面对全面爆发的病毒,给企业和个人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安全防护已经不仅仅是杀毒的问题,要做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护。而从市场占有的情况看,国内的厂商——瑞星、江民、金山牢牢地占据个人产品的前三名,不容他人染指。但是企业级产品还是国外的品牌占据优势。技术上的创新、产品线的拓展、售后服务的日趋完善,防病毒厂商誓要和病毒斗争到底!
微软.net平台
综观微软的.net计划,它主要是作为一个环境,当然是一个理想化的未来互联网环境。由于.net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及利用任何设备都能访问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文件和程序。微软.net将软件从产品形式转变为服务形式,融合多种Internet设备和平台,并提供丰富表现形式与智能的新一代人机界面。进而通过互联网来扩大其影响,同时也起到一个良好的客户服务中心的作用,让用户随时都可以在线寻求帮助。微软的.net愿望当然是好的,但该计划是否成功,不是微软说了算,当然也不是服务商和用户说了算,它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网络环境来支撑,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我们将拭目以待!
Office新军横空出世
MS Office是微软在全世界范围内行销的办公软件,几乎每一台办公室的电脑上都装有微软的Office产品,其中的Word、Excel和 PowerPoint软件已经成为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和简报系统的代名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软件厂商在此领域都对微软避让三分,国内也仅有WPS Office多年来的孤军奋战……不过,有志气的中国人并没有因为MS Office的强大而收手,年终岁末,不断有相关的消息传来:永中Office和RedOffice两款强大的中文办公软件套件横空出世,在功能上直指MS Office的软肋,在操作界面、使用习惯、文档格式等方面全面“兼容”MS Office,并拥有安全性高、支持多平台、性价比好三大特点,看来,中文办公软件的三驾马车,想要在2002年收复被MS Office占领的“阵地”,携手共创中文办公软件新天地。
教育服务器走向前台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是:2001年开始,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年底前,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争取90%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同时,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5年到10年内使全国90%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5年内东部地区县以上、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
2001年之前,市场上并没有专用于教育的服务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大服务器厂商向教育领域投入了更多关注,纷纷推出自己的专门针对教育行业的服务器,从而催生了“教育服务器”这一新概念。国内著名的服务器制造商联想、曙光、清华同方、浪潮等,都针对这一新兴的市场需求,推出了各自完整的解决方案,为2002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夯实了根基。
等级考试全面改革IT认证各领风骚
2001年IT培训市场的一大热点就是“认证热”。现在,取得IT认证作为跻身于IT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日益火暴。各种国际IT认证层出不穷,名目繁多,大小培训点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考证热”。在各种“洋认证”纷纷抢占国内市场的时候,国内的各类计算机考试也各有举措。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改革方案的出台无疑是本年度的重头戏。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自1994年推出开始就没有过大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内容和IT技术的脱节越来越严重,因此,此次改革可谓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而另一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也在2001年10月份新增了网络程序员和网络设计师两个级别的考试。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IT培训和考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电脑教育报 编辑部)(责任编辑:董 羽)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