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人才有缺口,而且缺口还不小。这是IT行业一直公认的事实。但微软和IDC最近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IT行业最缺乏的其实是“数字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术工人。
相对于既懂IT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掌握软、硬件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言,“数字蓝领”主要从事编程、录入等大量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包括客户服务、程序开发 、商业策划、媒体编程、网络管理等。可以说,在一个大型软件开发项目中,是他们将软件的设想转化成了现实的产品。
实际上,国外软件开发领域早已活跃着一批从事简单程序编写工作的“数字蓝领”,并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据世界银行对有关国家软件出口能力所作的评估,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标位居世界第一,并被美国认定为最可靠的软件供应国。印度软件业成功的重要一环,就是它拥有大量的软件工人,从而保证了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质量。
在我国,目前软件企业规模小,对程序“蓝领”的要求更多表现为对几个程序高手的渴求和依赖。高校甚至高职的在读生和毕业生,也大多以比尔.盖茨、王志东等为楷模,一心想独立开发软件,成为软件市场上的个人英雄。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IT巨头将更多地参与国内IT市场竞争,其规模、工作方式、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体系等,都将对目前国内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提出挑战。可以说,IT业往规模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而大量“软件蓝领”的缺口,将影响国内IT业的发展。
据了解,国内有些高校往往将培养目标定位于IT业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即便是为数不多的IT业专业技校,出来的学生也多瞄准软件业的“白领”岗位。加上每年还有不少的毕业生出国闯荡,有人担心,今后国内软件业可能出现“将多兵少”甚至“有将无兵”的局面。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动员和集中社会办学力量,加大投入培养IT行业的“数字蓝领”,以适应新经济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报记者 徐爱民)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