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明
国家最高科技将得主、82岁高龄的吴文俊院士近日在参加中国科协2001年年会时,对科技工作者当中存在诺贝尔情结给予委婉批评。
科技界的诺贝尔情结、企业界的500强情结、体育界的金牌情结……这一切在人们看来 似乎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吴文俊院士却不认可这一点。
吴文俊院士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说,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基本是奖给基础科学研究的,而我们现阶段应重视科技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上去了,才能带动基础研究。这二三十年间,不要急于得诺贝尔奖,等应用研究上去了,条件改善了,基础研究才可以有好环境、好设备、好条件。我们的人才很多,杨振宁教授也讲,他住在清华,他感觉北大清华的学生比哈佛的学生素质要高。现在国内条件不行,等把应用做上去了,到时候诺贝尔奖自然会一个一个送上来,现在急没有用,欲速则不达,各种条件成熟了,我们又有这样才能的人,诺贝尔奖就不会只是外国人的专利。
对于大家担心的人才外流问题,吴文俊院士说,中国政府鼓励青年出国深造的留学政策,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应当继续推行。他说,不要害怕人才外流,不要因为担心一些留学生滞留国外不归而限制学生出国深造,关键是发展经济、改善科研条件、塑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样才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参加建设。中国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人才内流、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现象,这将成为大势所趋。吴文俊院士特别强调说,不要要求人才要么在国内、要么在国外,像自己出去的两个学生,虽然一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国内,但做的工作并不少,这也很重要。
这位当今国内乃至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数学家还透露,他将设立“丝路基金”,用来资助一些爱好数学的中国年轻人到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寻找古代中国数学向西方传播的证据。此前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000年,中国数学一直领先世界,在这期间,中国数学沿丝绸之路,经中亚、中东传播到欧洲,推动了近代欧洲数学的发展。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