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烨
正是由于日本和韩国的半导体企业在八十至九十年代期间取得成功,甚至在世界舞台呼风唤雨,引得东亚各国及地区纷纷退而结网,将半导体工业视为高科技产业的基石,不惜人力物力大干快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以来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订购半导体的订单比去年下降了1/2,半导体产业风光不再,无不陷入一边是生产过剩、一边是需求下降的泥 潭。这对那些将强国之梦系于半导体之上的东亚国家及地区而言,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营造半导体东亚列国
在过去数十年里,凭借丰富的森林、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一向颇为富足。然而,在10多年前,当局认为这种“土里刨食”的营生显然已太落伍。九十年代,雄心勃勃的沙捞越当权者认定: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具有高科技色彩的工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半导体,这个当今世界最热门的产业之一,令沙捞越当政者跃跃欲试。1996年,第一次建厂努力无果而终。第二次尝试获得成功,在一片沼泽地上投资17亿美元建成的芯片厂今年投产。据说还有两个半导体大项目正在筹划之中。
过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的半导体产业大多以组装和检查等后期生产工序为主,最近投资的工厂大多是要从事焊接半导体芯片线路等前期生产工序,且投资额巨大。如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古晋郊外最近建成的生产线幅0.25微米的逻辑CD半导体芯片生产厂。古晋厂的生产技术由日本夏普提供,生产能力按8厘米硅片换算,每月可生产约2万张。马来西亚吉打州正在建设中的半导体生产厂,也计划在今年内竣工投产,生产规模按上述同等换算,2002年年产量将达到约3万张。世界第二大半导体生产企业———台湾联华电子公司决定在新加坡成立受托生产公司。该公司计划在当地投资36亿美元,年产半导体芯片4万张,计划2002年下半年使相关设备投产。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年内在泰国也着手建设半导体新工厂。
急流勇退乃俊杰
在近年科技泡沫泛滥之时,发达国家的电脑、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生产商投机性地囤积芯片。泡沫爆裂之后,他们囿于存货,不再订购新的芯片。去年一年,标准的记忆芯片的价格猛降了80%,全球销量也锐减了一半。据称英特尔计划将芯片产品的售价下调50%。但是,东亚国家及地区依然痴迷于半导体生产,已经从偏重出口电子产品发展到完全依赖出口电子产品。据德意志银行全球市场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0年电子产品占出口商品的比例,新加坡为75%,菲律宾为60%,马来西亚为58%,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比例则是37%。
今年初以来全球经济趋缓,高科技产业最先遭遇寒流,半导体产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迫使东亚国家及地区忍痛关厂减人。日本电子公司(NEC)2001年4月至6月,在半导体和电子零部件等电子部门,共出现了170亿日元的营业赤字。该公司决定缩小在欧美的半导体生产工厂,并将位于九州的3家半导体工厂合并成一个工厂。企望通过裁减设备和人员,压缩固定费用,促使拖累整个公司的电子部门尽快扭亏为盈。日前,东芝公司宣布整合缩小芯片生产能力,海外减员1000人,日本裁员17000人。
世界最大的接受委托生产的半导体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的设备开工率已从去年底的近100%跌落到44%,该公司董事长张忠谋预计第三季度开工率将不足40%。台湾联华电子第二季度已出现亏损,设备利用率已从一季度的70%降至30%以下。马来西亚最大半导体企业尤尼赛姆公司,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减少了60%,并出现了自199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制造公司承认,该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衰退,预计今年是最糟的一年。
随着业绩的恶化,一些公司纷纷大幅裁员。韩国电子零件制造企业三星电机公司在利润同比下降一半的情况下,对其销售额占16%的13个亏损业务部门进行了整顿。LG电子公司也将显像管业务部门出售,获利11亿美元,使其二季度的利润大幅增加。台湾的联华电子公司也打算出售部分生产设备,调整生产能力。
顶风蛮上属痴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全球半导体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激化,东亚一些国家及地区的当政者,非但没有减产的意愿,还计划将工厂升级或扩大产能。
东亚一些国家痴迷于半导体由来已久。日本最先于70年代介入这一高科技领域,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八、九十年代积极跟进。韩国三星、现代两大财团旗下的半导体工厂,已发展成为世界三大记忆芯片厂商中的双雄。台湾的台积电、联华电子则将芯片“合同生产”(接受委托订单)发挥到了极致。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公司模仿台湾企业,居然也站稳脚跟。莱曼兄弟公司的分析师指出,一些东亚国家当今陷入了韩国当年的怪圈,认为别国下马正是本国快上的好机会。只要产能上去了,价格怎么跌都无关紧要。只要顶过了这一段困难时光,胜利就在前头了。摩根士丹利添惠的分析师更一语道破天机:东亚某些领导人看到半导体厂里穿着白大褂儿的工人,便认为自己已经赶上发达国家了。殊不知,过度依赖半导体,谁也无法获得一颗“奔腾的芯”。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网合作媒体,其中细节未经新浪网证实,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