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网络投资前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06日 17:05 新浪科技 | ||
文/陆群 随着2000年网络股灾难性的表现,新世纪的网络投资前景似乎成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为探讨这一问题,年前一期的美国《幸福》杂志刊出了一篇调查报告,该报告是在对 回顾近六年互联网商业化的进程:1994/1995年是基础建设(Infrastructure)的热潮,以思科(CISCO)及UUNet为代表的企业完全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从1995年开始,网景及微软推出的商业化浏览器,使前一轮的基础建设能真正地被利用;1996年Yahoo!、AOL等相继成为门户网站,使浏览器有了发挥其实际作用的平台,也使网络经济开始逐步显示其规模与力量;从1997年起,B2C电子商务蓬勃兴起,以Amazon.com为代表的公司成为主要投资目标;到了1998年,企业e化、垂直B2B的兴盛又带动了另一轮创业投资的热潮;而1999年后数据中心(Data Center)、宽频互联、资源外包(Outsourcing)的ASP服务又风行一时。 事实证明,但当互联网出现一个新的方向时,或者说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人们原先的设想时,也就暗示了一个新契机。谁能够领先突破Internet应用瓶颈,也就可以勇立潮头凝聚更多的网络价值,这是网络企业创造利润的关键。对投资人和从业者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找出商业模式更迭的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互联网应用真正的大发展依然需要网络基础设施的突破——以往的网络投资热潮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的基础建設尚未完成,形形色色的內容以及应用服务都只能是昙花一现,不可能真正成功,而未来2-3年网络建设与应用很可能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宽带,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依照网通首席科学顾问侯自强的意思,“只要有了足够的带宽和打破了体制垄断的行业禁入,网络电话、宽频点播等各类基于IP网的信息产品与服务就可广泛开展,一个需要充分发挥想象而创造商业模式的时代已经指日可待了。”最显著的效果,就是隨着带宽的加大,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将出现质的变化,网络的媒体化经营才会逐步规模化和产业化。 不管是B2B还是B2C,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在于线下支持系统的完善,包含了成熟运作的物流陪送体系、仓储系统、采购的流程以及对于各类商品和不同地区消费习惯的掌握。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完善这些线下系统,谁就会是最终的贏家。一些经济学家也清醒的指出有产业领袖供应商与主要买主支持的虚拟服务网站们,例如Covisint(由三大汽车制造商組成的汽车零件虚拟商场)、eHitex(由惠普、戴尔等共15家高科技公司组成的电子零件网上采购商场)等,因为较好地与传统企业业务和流通流程相结合,所以依然有不错的前景。未来的宽带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将向网上转移来和Amazon.com竞争。人们可能会更多地把成功转型的传统零售商看作是一个DotCom公司,而不是把Amazon.com视为一个传统零售商那样。 以往华尔街对DotCom单一模式的投资时代将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和多领域的运作模式,这些模式的建立必须要满足以下因素——即一家公司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网络所具有的优势(通讯、资讯、服务延伸等);与竞争对手相比,它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能否保持自身技术的领先性以及向新模式转化的可延展性;多大程度上可以塑造强劲有力的品牌与保护开拓者们的利益。对于投资者而言,必不可少仍将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增长、盈利情况以及现金流量。笔者以为网络投资前景依然光明,有人以“屈膝,是跳跃的前兆”为题比拟当前业界正为加速前进而积蓄力量,是对以往网络投资理性化、现实化的再认识,是网络投资模式转变的前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