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Uber路测撞死行人案反思:自动驾驶真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吗
澎湃新闻记者 李皙寅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行人事故,让自动驾驶从业者开始反思,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已经足够安全到可以进入开放道路。
3月21日,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概率上说,无人驾驶导致的死亡事故总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
某不愿具名的自动驾驶从业人士直言,对于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行人事件的判断,人们可能陷入了“完美陷阱”,没有技术是完美的,自动驾驶不可能不出事故,只要安全性比人类驾驶员更高即可。
纵目科技市场与商务副总裁陈超卓则认为,无地理围栏的无人驾驶,十年内落不了地。几年內能落地的无人驾驶只有两种地理围栏: 高速简单场景和低速园区场景。
这场事故对于自动驾驶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一、给过热的产业降温:国内有些厂商空喊口号
“有助于戳破自动驾驶产业估值过高的泡沫。”资深汽车电子工程师朱玉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动驾驶在资本的鼓动下,估值日益升高,使得全球整个产业界都越发激进。目前,有些企业几个人下海,就能拿到几个亿投资和估值,这并不正常,“缺乏监管、控制,或者对自动驾驶过度乐观,会是一场灾难。”
朱玉龙认为,以电控技术为例,中国与海外一线大厂依然存在一些技术差距。国内有些厂商太高调,做到一半,发现落地困难,就空喊口号。Uber事故后,会让大家更加冷静,自动驾驶不能漠视生命。
“有的团队采用的技术路线,本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但由于拿了融资、不愿也无法改弦易辙。”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兆勇对澎湃新闻表示,由于备受资本关注,自动驾驶产业存在泡沫,存在不少缺乏核心科技的草台班子。伴随着未来开放路测的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有助挤出行业水分。
二、技术应该更多“冗余”:确保发生故障时有备用系统响应
刘兆勇称,智能驾驶技术还需要有序升级,逐步发展。具体来说,夯实整车控制相关技术,冗余控制越来越重要,控制算法也要更智能。
刘兆勇举了个例子,比如,底盘控制系统要冗余,行车主缸制动、分泵控制、驻车制动多重冗余,转向系统双电机双ECU冗余控制,确保车辆本身有效控制。感知系统要冗余,多传感融合,激光雷达、视觉、IMU融合,确保感知识别的正确率。行人保护优先控制策略也要提上日程。
冗余系统指的是,为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而采取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相对独立配置的设计连接组成的系统。以便在一套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三、开放道路测试政策会否生变:美国政府会不会继续包容
朱西产表示,这起撞击行人事故估计会延迟美国政府对无人驾驶上路批准的时间。
也有不愿署名的从业人士称,从上次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针对特斯拉的调查来看,比较看好美国政府对创新的鼓励。
2016年5月,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所产的S型电动轿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撞车事故,导致司机身亡。这是美国首例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交通死亡事故。
2017年1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上述事件给出调查结果。调查报告显示:特斯拉的半自动驾驶系统不存在任何导致此次事故的缺陷。出乎外界意料地是,这份报告还多次称赞了该系统在安全方面的设计,并强调其能有效降低特斯拉汽车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四、自动驾驶和人类驾驶谁更安全?
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行人的事故发生后,关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争议再度爆发。
前述不愿具名的从业人士称,人们可能陷入了“完美陷阱”,没有技术是完美的,自动驾驶不可能不出事故,只要安全性比人类驾驶员更高即可。
朱西产则认为,机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很难证明。宏观统计还是Case by Case?从宏观统计,人类驾驶员死亡事故概率为0.98亿英里一个人死亡,Uber呢?才几百万英里就撞死一人了,怎么证明Uber的自动驾驶汽车比人类驾驶员安全呢?
为此,朱西产建议,自动驾驶汽车至少要在封闭区内进行“足够”的测试才能上路测试,证明比人驾驶更安全,才能批准使用。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纯软件和算法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造车的人对安全的恐惧的,但是反过来看,民航也是在很多事故后才逐步成长起来的,饱含敬畏,克服恐惧,挣扎前行。
朱玉龙认为,安全事故发生后,让从业者提高重视程度,在开发过程中更谨慎、小心,才能让自动驾驶这一新生事物走得更远更长。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