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探索“人工智能”应用: 构筑大资管另类投资圈

2017年01月12日 06:09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李致鸿

  本报记者 李致鸿 北京报道

  从AlphaGo到Master,人工智能赚足了公众的眼球,而其在保险业的应用则引发了如何运用这一技术的思考。

  在国际市场,日本富国生命保险等保险公司相继引入人工智能系统,用于收集保险理赔信息、确定保险理赔金额;在国内市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保险资管协会”)也在探索“人脑+电脑”的资产管理模式,先后完成了产品注册系统的改进和优化、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的上线、资管云平台的推广等项目。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国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资产管理业需要对这些新技术保持极高敏感度。上述提及的三个行业系统,结合即将正式上线的上海保交所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将会构成保险资管行业另类投资业务信息化产业链。”

  其内在逻辑是,“另类投资以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为项目源,由公司通过资管云平台进行产品创设或投资,再进入产品注册系统进行注册,并到保交所资产登记交易平台登记、发行、转让,又回到资管云平台进行后续管理,信息化系统互相联接形成完整的闭环。”陈国力解释称。

  三大系统构建信息化产业链

  在保险资管协会构建的另类投资业务信息化产业链中,作为项目源的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于2016年5月26日正式上线,包括项目池、产品库、配置仓、机构旗舰店、在线路演等功能。

  目前,通过这一系统合计发布各类项目1603个,投资规模合计39204亿元。其中,为推进保险资金投资PPP项目,保险资管协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已经通过系统发布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1077个,投资规模19201亿元,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和重大市政工程等7个领域。

  陈国力表示:“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是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目标是实现保险资管协会360多家会员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大资管生态圈。并且接受地方政府部门,如发改委、国资委、金融局等,以及地方大型企业加入。”

  进行另类投资产品创设(卖方模块)或投资(买方模块)的资管云平台,上线时间比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稍早一些,其定位于为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打造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目前,在资管云平台完成现场路演的机构超过30家,签约使用的机构用户12家,已经上线和即将上线的用户8家。

  陈国力认为:“这为那些另类投资业务刚刚起步,尚未下定决心进行高额信息技术投入的机构,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除上述两个行业系统外,2016年以来,保险资管协会不断优化2015年上线的产品注册系统,完成了产品后续管理模块开发、产品信息获取和报送接口开发等项目。目前,产品注册系统主要是支持债权、股权投资计划,下一步计划增加私募股权基金产品。

  陈国力还透露:“保险资管协会与上海保交所在产品标准化、产品估值模型开发、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互传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具有成效的对接,为保险资管产品尽快实现交易转让,创造了有利条件。”

  场外投资步入电子化时代

  在经济增速下滑、市场利率下行、“优质资产荒”显现、另类投资走热的背景下,保险资管协会构建的另类投资业务信息化产业链,显得格外重要。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类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对接实体经济领域,如基础设施项目、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

  不过,其中压力不容小觑。“一是信用风险上升,特别是部分地方基建以及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项目的信用风险上升;二是收益率下降,此前收益在7%左右的项目,现在只在5%左右;三是优质项目资源稀缺,项目争夺的竞争压力增加。”他续称。

  正因如此,构建行业系统有助于保险资金在另类投资业务中降低合规、风控隐患、提高效率。保险资管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共计注册各类资产管理产品152个,合计注册规模3174.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57个,注册规模1477.53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77个,注册规模1001.86亿元;股权投资计划18个,注册规模695亿元。

  此外,一位券商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就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系统建设而言,场内投资的业务系统比较健全,场外投资的业务系统相对缺乏。场外投资根据所投的资产类型,又可分为标准资产投资和另类资产投资,随着中登FISP、保交所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的投入运营,场外投资与交易已开始进入电子化、平台化阶段,投资机构对平台前端和周边配套系统的需求逐步增强,场外投资系统建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