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研究团队发布脑控汽车

2015年12月08日 07:08 新浪科技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驾驶者只需佩戴一种可读取脑电波信号的设备,即可操纵这种汽车前进、后退、停车、锁车和开锁,完全无需动手或动脚。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消息,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历经两年的研究后,已成功将完全由人脑控制的汽车变成了现实。

  驾驶者只需佩戴一种可读取脑电波信号的设备,即可操纵这种汽车前进、后退、停车、锁车和开锁,完全无需动手或动脚。

  南开大学研究人员张昭(音)向路透社表示,该设备由16个传感器组成,可捕捉驾驶者大脑的脑电波信号。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选中相关脑电波信号并对其进行翻译的计算机程序,从而令这种脑控汽车成为可能。

  该项目的负责人是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段峰,他强调称这项技术的目标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并指出或许很快就能将脑控技术与无人驾驶技术相结合,如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等。他说道:“无人驾驶汽车的进一步开发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好处,原因是在无人驾驶汽车平台的帮助下,我们将可更好地实现与大脑控制有关的功能。说到底,无论是无人驾驶技术还是有人驾驶技术,机器都是为人类服务的。”

  段峰还表示,有关驾驶员可能因为分心而导致脑控汽车出事故的忧虑是没有理论根据的,这是因为驾驶员只有在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集中注意力,如变线和转弯等。不过,这种技术的应用是否足以说服驾车者用脑电波来控制汽车行驶则远未确定。

  研究人员称,开发这种汽车的最初想法是为了帮助残疾人驾驶汽车。

  就目前而言,南开大学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的这辆汽车只能直线行驶,且并无投产计划。(唐风)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原创策划

新闻晚报

苹果音乐未进行业前三

苹果音乐未进行业前三

Apple Music虽有一些王牌功能,但进入太晚,因此很难真正实现赶超。 [详细]

科技一周精选

新浪C+峰会成功举办

新浪C+峰会成功举办

来自传统与互联网领域的众多嘉宾,围绕“跨界融合”、“互联网+”等多个热点展开讨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