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印刷版刊文称,背靠中国大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富士康在十年间异军突起,从默默无闻的小厂,转型为不可一世的代工巨头。然而,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这家全球最大代工企业也在悄然转型:改善用工环境、提升自动化程度、增加外包力度,甚至上调产品价格。然而,要再造一个富士康,恐怕并非易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再造一个富士康
想知道富士康深圳龙华园区有多大,去看看他们的厨房就知道了。
这片辽阔的园区里有工厂,有宿舍,有体育场,还有银行和商店,厨房则坐落于最核心的地带。作为整个园区的食品供应中心,这里足足有4层楼,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光是鲜肉,每天就要消耗3吨。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商,富士康的庞大规模在意料之中。占地2.5平方公里的龙华园区有24万员工。在整个中国大陆,这家神秘的台资企业共有28个园区,员工总数达到140万。
想到他们为苹果iPhone等产品提供的庞大生产力,厨房的高效也就不足为奇了。每倒一班,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工人来餐厅就餐。这里统一用餐卡结账,每个工人的餐卡每月都会定期划入400元的补贴。
餐厅的规模相比,更令人难忘的是该公司惊人的增速和勃勃的野心。过去十年间,富士康从电子供应链中默默无闻的一环,成长为行业翘楚。巴克莱预计,富士康今年的收入将超过39万亿元新台币(约合1340亿美元)。
富士康正在大举投资,向中国内陆地区扩张。到今年底,新建立的富士康郑州园区的员工将超过龙华园区。它还在巴西和墨西哥扩大规模。有传言称,富士康甚至有可能在美国建厂,因为其最大的客户苹果已经决定在本土生产部分Mac电脑。
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在跟随这一模式,重新将工作岗位安排到本土市场,但却苦于无法找到拥有足够技能的工人。富士康可以将在中国积累的大量培训经验用到美国人身上。该公司承认,他们正在“探索这一机遇”。
更令人关注的是,富士康相信,它可以将规模再扩大一倍。他们的高管甚至希望跻身世界企业20强。这可不是空想:巴克莱预计,富士康今后三年将保持每年15%至20%的收入增速。
但要保持这种增长势头,还要克服两大障碍:在中国寻找并保留优秀的工人,同时提升微薄的利润率。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两个问题只会愈演愈烈。
人口红利消失
随着优秀员工越来越稀缺,富士康必须投入更多精力来改善工作环境——这一问题已经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并引发了不少批评。
午饭时间到龙华园区走一走,你会发现,这里的生活似乎还不错。下了班的工人会在生产车间外抽抽烟、玩玩手机,有的在园区内的足球场上打个盹,有的则围坐在宿舍里聊天。在生产线上组装企业IT设备的人看起来面无表情,但整个园区却井然有序——与时不时着几场火的南亚有着天壤之别。
每当有记者突然提出要到工人宿舍去看看时,管理人员都会立刻应允,然后等在宿舍门外。里面的女工住的都是8人间,虽然很朴素,但却并不凌乱。她们并不抗拒外人,甚至很有幽默感。园区里的人都穿着休闲装,没有穿制服,与任何一个中国城市的年轻人相比都别无二致。但凑近去看,便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所有的建筑上都挂着巨大的安全网,防止有人跳楼自杀。
这也暗示了富士康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
以往,为了脱贫致富而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为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但如今,这种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正在迅速向老龄化社会发展,单纯为生计所迫出来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与吃苦耐劳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除了渴望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环境外,也更懂得享受生活。
直到最近,富士康还在坚持它的原则和用工方式。但两年前的“N连跳”引发了全球对这家公司的声讨。自那以后,又陆续发生了多次员工骚乱,激进人士的抗议同样给富士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作为回应,苹果邀请美国劳工组织公平劳工协会(以下简称“FLA”)对供应商展开审查。该机构今年3月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虽然富士康工厂“不比中国的任何一家工厂差”,但的确存在很多违反FLA行为规范的地方。
富士康生产总监彼得·邓(Peter Deng)回忆说,十年前的富士康每月只休息一两天,加班时间没有任何限制,但“工人根本不在乎”。现在,该公司宣布对加班时间作出限制,还坚持让工人每周休息一天。经历了一系列丑闻后,富士康还给员工加薪,甚至限制实习生的比例,目前大约仅为2.7%。8月,FLA宣布,富士康“比预定时间提前”改善了用工环境。
三大改革措施
这固然是好消息,但如果富士康想要继续兴旺繁荣,还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从餐厅来看,该公司计划通过三种方式改善员工生活状况。
首先是自动化。午饭要用整整8吨大米,但负责准备的只有3个人。他们身旁有好几条生产线。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曾经许诺,将生产100万个机器人来从事单调的工作,并向全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问题在于,消费者的兴趣变化很快。等到定做的机器人安装就绪后,产品结构可能已经改变,导致这些机器人失去作用。这种怀疑不无道理,但内部人士相信,富士康再过一年就能实现突破。届时,甚至可以向其他公司出售这些“富士康机器人”和相关服务。
其次则是给予员工更多自由。工人们现在不必非去食堂吃饭,而是可以拿着餐卡到美食街就餐,甚至可以到园区外改善伙食。他们现在还拥有住房补贴,既可以住宿舍(深圳有70%的工人选择住在宿舍),也可以在外租房。外面的社交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近,从遥远的咸阳来到这里工作的一名年轻工人,谈到了她与几个帅气的工友一起到网吧玩的情形,言语间透着几分羞涩。
第三则是外包。在龙华园区,宿舍、餐饮、安保等诸多事宜现在都外包给其他企业来经营。郭台铭的特别顾问胡国辉坚称,这么做不是为了节约资金,而是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质量。“他们比我们更擅长这些事情。”他说。
上下游同时扩张
富士康的净利润率已经从十年前的6%萎缩至如今的2%。随着员工需求的扩大,成本还将不断提升,利润率也面临着进一步萎缩的风险。
问题在于,作为电子供应链的中游厂商,富士康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上游的零部件设计公司攫取了超额利润,下游的成品厂商同样收益不菲,但中游组装企业却利润微薄。在中国组装一部iPod,苹果只需要付出几美元,但却能卖到299美元。
富士康能否借助成本更低的中国内陆地区来提升利润率呢?从长期来看,难以奏效。得益于新工厂的免税期,该公司的有效税率将从2011年的25%,降至今年的16%至18%。但由于地处偏远导致的库存和物流成本增加,以及工资上涨和补贴减少,这部分收益很快就会被蚕食。美国投资银行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阿尔伯托·摩尔(Alberto Moel)认为,用不了几年,这些转变就将导致富士康“毛利为零”。
不过,郭台铭已经制定了一项利润扩张战略。首先,他将向上游市场挺进。今年3月,他宣布将入股困境重重的日本科技公司夏普,并为夏普的液晶面板提供研究资金。(当夏普股价暴跌后,他又放弃了这一计划。)现在,富士康生产的所有产品几乎都要用到液晶屏——本周有报道称,该公司将与苹果和夏普合作生产新型高清电视。富士康还希望学习如何生产更好、更便宜的屏幕。它想借助自己的制造能力加大突破性技术的产量,从而推动夏普增收,并从中获取收益。类似的交易也可能会陆续展开。
郭台铭还在向下游零售领域扩张。他不希望富士康成立自己的消费品牌,而是想借助该公司的供应链帮助品牌客户推广产品,具体方法则是向零售商确保按时按量供应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已经入股了多家中国零售连锁企业,包括德国电子零售商万得城(Media Markt)在中国的业务。
富士康表示,品牌制造商,尤其在中国小城市的渗透率较低的西方品牌制造商,将受益于该公司开展的产品推广活动。这样一来,商店可以降低库存,消费者也能得到实惠。分析师对此表示怀疑。但倘若能在未来五年内起飞,该公司还计划进一步加强与零售商的合作,允许他们直接使用富士康的内部电子商务门户。
这些措施或许可以收到长期效果。但摩尔认为,富士康还应当通过核心制造业务寻求短期回报。例如,可以自主生产更多零部件。富士康正在加大电池、镜头、扬声器和触摸面板等零部件的产量。该公司还计划提升生产效率,尤其是在着眼自动化的新园区中。该公司还会尝试提高价格。有迹象显示,富士康已经准备放弃低价战略,转而强调自身的可靠性和产量。
富士康能否真正说服苹果多掏钱?这有可能疏远这家为其贡献了40%至45%收入的消费电子巨头。但随着这家全球最大外包制造商的规模不断壮大,它对苹果的作用也将越发不可替代。最终,这将成为富士康最大的资本。(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