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乔布斯的背影 各家评说乔布斯离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1日 10:05  深圳特区报
乔布斯的背影各家评说乔布斯离职
乔布斯的背影各家评说乔布斯离职
乔布斯的背影各家评说乔布斯离职
乔布斯的背影各家评说乔布斯离职
  乔布斯曾有的辉煌。   乔布斯曾有的辉煌。

  编者按

  乔布斯离开苹果,如同小型地震一般,甚至有人说这是i时代的终结。本期专题中,几个科技专栏作者和普通网友将对乔布斯过往的创新手段表达他们的看法,也对苹果的未来充满猜测。

  今后苹果怎样改变世界?

  苹果公司最伟大的掌门人宣布退居幕后,我们或许从此少了一位改变世界的先行者。不必认为这样的措辞太过夸大,事实上,从MAC、iPod、iPhone到iPad,无数大众用亲身体验告诉世界,苹果确实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今天,还能有什么比苹果风头更劲、更懂得大众欲求的科技产品?

  或许正因为这只苹果正以燎原之势成为人之所欲的“街机”,有关苹果灵魂人物乔布斯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人们对于苹果的巨大猜测。从此前屡次传出乔布斯健康危机,到今年1月乔布斯宣布病休,有关他健康恶化的传闻便不绝于耳。

  事实上,乔布斯日渐消瘦的身形,的确难让人对其健康状况保持乐观,网络甚至还一度传出乔布斯的“死讯”。出现这样的谣言倒并非人们乐于八卦,而是作为世界上市值数一数二的上市公司,带有太深刻乔布斯印迹的苹果公司,似乎正行进在这样的一条乔布斯铺就的道路上:乔布斯在,苹果兴;乔布斯离,苹果衰。

  的确,不同于其他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去留,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地位,无可替代。在苹果的创新基因中,乔布斯是灵魂人物。这位苹果创始人不断迫使他的设计师去研发领先于用户需求的新产品,他在新产品的审批手续上也采取铁腕做法,如果新产品的技术和应用没有做到让他本人满意,他不会让它们面世。正是对于产品开发和设计的一切问题都极尽苛刻,苹果总能推出美轮美奂、能带领消费者步入新时代的产品。乔布斯的远见和对团队创造力的激发,也使得苹果品牌和乔布斯个人品牌交织在一起,融会一体。

  乔布斯创新印迹对世界的改变还不止于此。与令人炫目的产品同样让人难忘的,还有他那张嘴。乔布斯是演讲大师,他独树一帜的演讲风格让世人难忘,诸如“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之类的演讲话语,成为无数人的座右铭。“史蒂夫懂得人的欲望”,或正因如此,乔布斯一举颠覆了四个行业:用iPod颠覆了音乐,用iPhone颠覆了手机,用MAC、iPad颠覆了电脑,用皮克斯电影工作室奉献的 《海底总动员》、《飞屋环游记》颠覆了电影。如果非要加上那些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乔布斯传》,那么乔布斯带领的也许还有一个最不坏的成功学。

  正是在此意义上,说乔布斯的退隐,将对苹果产生深远影响,并不为过。毋庸置疑,无论是划时代的iPhone,还是引领潮流的iPod、iPad,都是苹果公司现有高层团队与乔布斯共同努力创造的成果。乔布斯离开,曾经的COO蒂姆·库克接任,在运营上极有天分的库克会带领苹果在一段时间内,沿着乔布斯的战略去占领市场,但他的作用也可能仅限于此——性格偏内向的库克不具备那种创新的魔力,他擅长的是将乔布斯和设计师们富于想像的天才设计,变为真实的产品,然后通过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等运营细节将利润做到极致。他是天才的营销家,却不是天才的创造者。

  是的,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iPhone,也有了iPad,它们固然被称为天才的创造,但不断变幻的世界更需要下一个iPhone,下一个iPad。除了乔布斯,还有谁更了解我们未知的欲望?乔布斯谢幕,面对悄然变化的IT格局,诺基亚、谷歌、微软虎视眈眈,苹果未来能否继续改变世界,取决于乔布斯是否已将创新能力以及延续热销产品成功所需的那种力量注入苹果的未来。

  (媒体工作者 中情)

  乔布斯的拿来主义

  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苹果在核心技术上全面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策略,也就是说苹果产品上的很多东西,核是别家的,或者是收购的,然后再在外面加了一个壳。比如说,iOS操作系统和Safari浏览器都是在别人的核心上加了一个苹果自己的壳。这是乔布斯对过去的自己的“反叛”,在我看来,这就是拿来主义。

  就他的技术和产品思路来看,拿来主义就是不再重复发明轮子。相比之下,微软做东西是很累、很辛苦的。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是微软自己从底层做起,再加上一大把自己的应用软件,还要考虑跟老版本保持兼容,还要考虑支持世界上各种硬件驱动。乔布斯之前跟微软斗得厉害,但重返苹果后,苹果放弃了之前啥都自己做的路线,而是采用拿来主义的策略,比如iPhone上的不少模块就是现成拿来的,还有多点触摸屏技术。苹果既没有试图去占领技术制高点,也没有非要建一套通信标准,但人家就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一样在手机市场搞了个天翻地覆,打遍天下无敌手,甚至整合出iTunes、AppStore出来。这种对既有技术的整合难道不就是一种创新吗?

  过去,不少人有一个观点,认为从底层做出来的原创才叫做创新,认为做出核心来很重要,在核心上做什么反而不重要。但是,他们不明白,在某种程度上,壳比核还重要。用户体验好不好,都体现在壳上,都反映在你在核心上做了什么。苹果从2001年开始推iPod,这种在珠海烂大街的MP3播放器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但是苹果持续多年在壳上下功夫,追求极致,创造出一流的用户体验,这是决定iPod畅销不衰的基础,同时也创造了苹果进一步改变数码工业的条件。

  我认为乔布斯的拿来主义值得我们去反思。拿来主义告诉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是自己做,才叫做高科技。过去,很多技术公司从自己出发,千辛万苦做出一个东西,觉得用户看不明白,没有热烈欢迎,就要去教育市场,教育消费者,高调宣传其中的核心技术。相反,你看苹果,也没宣传哪些技术是自己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但是用户只要一用就上瘾,就觉得好。所以,我觉得技术这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原创的,只要你有能力给用户带来比别人好的、一流的体验,那么你就是在创新,这种创新与做出核心技术相比,同样重要。

  (知名科技专栏作者 周鸿祎)

  乔布斯的成功无法复制

  乔布斯这一页大致就翻过去了。未来的苹果会怎样,只能见仁见智。不过,我觉得天才是学不来的。

  乔布斯终于告别了他苹果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这个消息多少有点让人感觉楼顶上的另一只鞋子终于落了下来。重病缠身的他,也建立了商业传奇的他,是时候功成身退离开苹果了——虽然,这不是他主观愿意的。

  乔布斯的成功毋庸置疑,对于他的歌功颂德,你在互联网上随处可以发现。但如果你仔细想一想,乔布斯的苹果,是和很多现代管理学鼓吹的法则严重冲突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曾经导致乔布斯失败得要被赶出苹果的那些性格特征,也帮助他重建了苹果的辉煌。

  比如“充分授权”这个管理理念。苹果不认重生后的苹果所推出的任何一款i系列产品,都是乔布斯亲自过问并做主要决策的。苹果倡导的是“一元化领导”,组织绝对军事化,等级很少,已经让这个公司的成败全部押在了一个人身上。而乔布斯的咄咄逼人、反复无常、脾气暴躁,在上个世纪,让他的合作伙伴非常厌恶,而在这个世纪,倒被视为一种“神明”。做一款产品首先你得深信不疑——这句话你可以用褒义的方式来形容:不到长城非好汉,也可以用贬义的话来形容:不见棺材不落泪。顺着乔布斯的这种理念去走的,我想,不是大成就是大败,而且,大败的概率居多。

  再比如“透明化”管理。苹果也不认如果说“一元化领导”还多少有点符合“企业再怎么现代都得独裁”这一思维的话,这个神神秘秘的做法,就有些中世纪的感觉了。苹果喜欢搞保密原则,据说“领导层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故意向驻在不同国度的营销主管发布错误信息,误导他们对于未来产品的思路。”如果你看过几本讲述乔布斯和苹果的传记类书——无论是正面吹嘘还是负面批评——你都会发现,乔布斯从来不相信任何一个人,而只是相信他们的能力。

  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诸多理念去衡量,苹果是一个很奇怪的公司。这个公司我甚至愿意用“苹果教”来形容——这绝不是一个玩笑。在这个教会中,乔布斯就是至高无上的塔尖者,一干大大小小的管理人员,就是各种等级的主教、神父,至于苹果粉丝们,那就是信徒了。这个教的根本核心就是:乔布斯是神。

  神化的公司做出如此大的商业故事,似乎只能说明现代管理学理念错了。但如果再仔细想一想,就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既然公司总是要死的,那么,管理学那汗牛充栋的法则,只是帮助公司尽可能不要早死罢了。而至于公司本身要获得巨大的成功,那不是管理学能够覆盖到的领域。这有点像药物:它不是帮人延年益寿的,而是帮人不那么快死的。谁要靠药物来提升健康,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成功根本无法复制,因为它没有基本法则。信念坚定在其他场合可以视为冥顽不化。媒体总是爱鼓吹一个人/公司/产品的成功是由于主事者很坚定,但却很少去说那些一条道走到黑下场凄惨的故事,而后者的案例,其实成千上百倍于前者。

  (知名科技专栏作者 魏武挥)

  乔布斯卖苹果 我们“啃”苹果

  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这三个苹果分别象征着欲望、知识、激情,或者说分别代表着诱惑力、求知力和创新力。如今,乔布斯的苹果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苹果8月11日正式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苹果超越埃克森美孚其实具有一定必然性,诚如美国著名的《计算机世界》杂志所称:“美孚的主要业务就是向消费者兜售全球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而苹果则通过向消费者推销创新理念而致富。”简言之,苹果胜在创新,而美孚这种老牌传统企业只是在透支未来。透支未来的何止美孚,我们不少资源性垄断企业何尝不是如此?悲哀的是,我们没有苹果。

  苹果的成功有多重解读空间,最不容忽视的是不断创新。有人说,苹果公司虽已有35年历史,但“发展起来就像是一家新创企业”,而乔布斯本人改变了一个公司,缔造了一个传奇,苹果未来能否雄踞世界第一不好说,但只要创新精神不死,苹果就有活力,就会吸引无数“果粉”。

  创新其实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但它正是我们最缺的。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发大财,我们只能“啃”苹果,也渴望“啃”苹果。正如报道所称,苹果的魔力不限于赚钱,更在于对其营造的产业生态超强的影响力。从软件到硬件,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上,诸多公司的命运甚至由它左右。“啃苹果”是所有人都想做的事,得之则荣,弗得则损。在代工业领域,鸿海、广达去年均因苹果订单而业绩大涨,而没有“啃”上苹果的仁宝则陷入衰退。

  乔布斯卖苹果,我们“啃”苹果;乔布斯创造苹果,我们追随苹果。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我们的苹果何时面世?(网友 王石川)

  乔布斯与苹果

  乔布斯于1955年2月24日出生,苹果创始人之一,近年来多次被评为全美最佳CEO,业界评论“苹果就是乔布斯,乔布斯就是苹果”。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股价去年一路飙升,超越微软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今年8月苹果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市值企业,截至上季度持有现金达到762亿美金,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国库存款。

  遗憾的是,苹果取得巨大成功还是无法给乔布斯一个健康的身体,乔布斯2003年被发现患有胰脏癌,随后又查出肝癌,危在旦夕的乔布斯在经历了8年的抗癌斗争、3次病休、若干次手术后,于2011年8月25日正式宣布从CEO位置辞职转做公司董事长,原COO库克正式接任乔布斯任CEO。

  本版制图彭宗伟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