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康杂志:联想为何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15:50  《小康》杂志

  联想巨亏,柳传志再次出山,杨元庆回归CEO……联想最近一系列的变动让外界大呼意外。

  文|《小康·财智》记者 黄君发

  虽然亏损早已经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是联想于2月5日公布的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还是让人大吃一惊。根据季报显示,该季度,联想的净亏空达到了惊人的9700万美元,此前,外界的预计均不超过3000万美元。

  更为要命的是,这已经是联想业绩连续第二个季度大幅度下滑,上一季度,联想的净利润就同比下滑了77%,仅为2300万美元。

  伴随糟糕业绩的必然是企业的重组。在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当天晚上,联想同时宣布调整了联想的管理层:老帅柳传志重出江湖,重新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原董事长杨元庆则接替阿梅里奥改任CEO,与此同时,原高级副总裁Rory Read则被任命为新设立的总裁兼COO。

  虽然联想的人事调整在外界看来似乎不可避免,但是如此大的变动,却还是让业内大呼意外。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柳传志和杨元庆这一黄金搭档的回归——2004年年底并购IBM PC之前,柳传志和杨元庆就分任联想集团的董事长和CEO。

  人事回归

  “柳杨配”的回归确实令人大跌眼镜,因为在此之前,杨元庆还处于即将离开联想的传言之中。以至于这次重回CEO职位,也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做是离职的先兆。

  不过,在随后接受几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再任董事长的柳传志坚决否认了这一观点。柳传志说,杨元庆转任CEO是联想当初并购IBM PC时候的大设计,只是“这个时间点未必是在这个时候”,“正赶上金融风暴,企业的战略结构、业务结构要有一定的调整,这时候一致认为他在这时候上最为合适,于是这个大的调整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

  柳传志说,当时在完成了对IBM PC的并购之后,联想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稳定业绩。因为只有稳定了业绩,才能稳定来自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的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当业绩稳定以后,联想就会考虑“在适当的时机,逐渐过渡到企业的主要管理层,由中国人来担任”。

  事实上,由于对于IBM PC的并购在外人看来是“地头蛇”吞了“国际化大象”,稳定新联想的业绩,对于只有中国市场竞争经验的老联想人而言,何其艰难。杨元庆和他的团队在中国市场上虽然风生水起,市场份额远超竞争对手。但是在柳传志看来,联想在中国市场的胜利只能说明“他们能够制定非常适合中国打法的战略和很强的执行力”。“走到海外去以后,整个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公司的治理机构也有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水深水浅就不清楚了,所以它确实有一个摸索、学习的过程。当把这个事情看得比较清楚以后,才能把预定的计划实现。”

  因此,无论是出于短期内稳定业绩的需要,还是出于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国外的市场和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考虑,请熟悉国际市场环境、有熟练的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外国人担纲联想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于是,就有了杨元庆当年的放弃CEO而改任董事长之举。

  对于杨元庆四年前的举动,原金山软件总裁雷军当时就直呼看不懂。因为杨元庆曾经在金山软件短暂担任过董事长职务,与雷军有过共事。雷军当时认为,杨元庆是中国最杰出的CEO之一,他有极强的内在驱动力, “他热爱他的事业,他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想了很久,雷军终于想通了。在他看来,直接让杨元庆做CEO,管理一个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风险太大了。TCL和明基在跨国并购之后举步维艰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做法存有极大的风险。“先让老外做CEO,管理跨国公司,毕竟经验丰富。安排杨元庆做董事长,坐在边上学习,这是把一个中国优秀的CEO培养成世界级CEO速成的办法”。

  雷军很快意识到,这样的安排确实体现了柳传志的大智慧。“当时我就坚信,杨元庆不会就此退休,四五年后他一定会复出,重新出任联想CEO”雷军说。

  也正在这种考虑下, 联想先后巨资请了IBM高级副总裁沃德和戴尔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做CEO,代价不可谓不大。

  雷军认为,安排杨元庆做董事长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保护杨元庆。毕竟,在海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对公司业绩负责的是CEO,不是董事长。如果公司业绩不好,首先需要承担责任的是CEO。除非董事会认为杨元庆干扰了管理层的决策,导致业绩滑坡。众所周知的是,在改任董事长之后,柳传志给杨元庆的要求就是“妥协”。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这一极端概率事件发生的同时,也让杨元庆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

  四年的董事长生涯,把家和办公室都搬到了美国的杨元庆确实也不负重托,语言过关了,做过印度等新兴市场,做过欧洲成熟市场,成绩斐然。用柳传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话说,在保留了原有的对于业务的天生的良好感觉之外,这几年还增加了制定战略的能力。“他的队伍一直在研究前面的状况。一说不好了,他就调整。在做今天这步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前面已经把今天的情况反复研究过了,真要坏会坏在什么地方都已经研究过了。今天他和他的团队这样的能力已经具备了。”

  雷军由此也戏称杨元庆重新出任CEO,意味着其已经学完了“四年的跨国公司CEO的课程”,顺利毕业了。

  业务回归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杨元庆的回归还散发出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联想未来将重新把中国市场定位成为全球最为核心的市场,并把之视为联想复兴的最大希望。在一份新闻通稿中,柳传志就毫不忌讳地说,“中国业务是我们全球业务和成长战略的基石。”

  熟悉联想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联想迫不得已之举。与惠普、DELL等在个人消费者占主导的PC品牌不同,联想并购的IBM PC在过去一直是以大企业和大客户购买为主。

  由于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各大企业纷纷缩减企业支出,IT费用支出则成为了缩减的重中之重,这对过于依赖企业客户的联想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根据其2月5日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季度联想在美国市场的PC出货量下降了6%,降幅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这意味着,联想几乎成为了受冲击最大的PC品牌。截至2月5日,联想股票2009年以来已下跌31%,2008年至今暴跌72%。竞争对手的境况则都没有联想这么糟糕,戴尔的股票2009年以来只跌了4%,2008年至今跌了49%;惠普的股票2009年以来跌了不到1%,2008年至今跌了15%;宏碁的股票2009年以来跌了1%,2008年至今仅跌了7%。

  事实上,联想也一直试图改变其在个人消费者领域的影响力,并于2008年推出了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品牌IDEAPAD,此外,联想还试图在欧美进行一些战略性并购,以弥补不足。不过,联想的这些举动均收效甚微。

  研究中国消费者品牌接受度的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的负责人Shaun Rein就此评价说:“从根本上说,联想试图成为全球竞争者,但却没有做好准备。”

  杨元庆对此也并不避讳。他说,由于在全球市场没能像在中国市场那样建立起完整的竞争业务模式,“尤其是中小企业市场,我们的业务模式还处在非常初步的阶段,当然这也反映了我们这些年业务拓展和业务模式建立方面的不足。”

  更危险的是,过去几年间,征战国际市场的联想,甚至有忽视中国市场的危险。可以作为佐证的是,过去三年中,中国国内消费者对联想的满意度一直呈现下滑状态。“ 5年前,消费者对联想的满意度评级非常之高,他们对联想是消费电子领域的全球品牌感到骄傲,认为联想比戴尔和惠普更接近中国消费者。”Shaun Rein说。

  所幸,满意度的下滑并没有造成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的下滑。第三财季联想在国内销售额为16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5%,而2007年同期则为38%。联想国内PC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而行业平均跌幅则为7%。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从28.7%升至30.5%,进一步扩大对排名第二的惠普的优势。

  与此同时,在这一轮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中国成为了全球最抗跌的市场而备受关注。由此,中国市场俨然成为了各大跨国公司的避风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联想更不会例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元庆坦言,“短期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占我们总业务的份额会更大。”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各个公司有不同的做法,还是要看今后的效果。联想固有的优势是在中国市场,历来,联想是以中国市场的利润来支持海外的扩展,为了度过当前的金融危机,联想更应发挥中国市场的优势,依托中国市场这个大本营来度过难关。”和联想颇有渊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如此建言联想。

  事实上,以重点关注中国市场为核心的联想新一轮的架构调整早在1月初就已经出炉。按照重组文件,为了安全过冬,联想集团将原本独立运营的大中华及俄罗斯区与亚太区合并为一个大区,称之为亚太和俄罗斯区(APR),而这部分业务总负责人由陈绍鹏担任。

  与此同时,联想在俄罗斯套用了联想中国的“双模式”销售策略,既强调与政府部门、大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关系,又与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据了解,联想正与惠普、戴尔和宏碁等对手激烈竞争,它将努力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例如巴西市场,取得跨越式的增长。

  联想的意图很清楚,希望在一些有市场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复制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

  柳传志认为,目前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无非就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这“金砖四国”。而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三国由于与中国的发展阶段类似,因此,联想在中国的市场经验完全可以复制过去。

  “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国家由于在发展中政策、法律不规范,所以就要有一些适应本土的具体的打法。这些打法是什么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好好依靠当地的合作者来考察当地的政策法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柳传志说。

  为了说明合适的合作者对于市场的重要性,柳传志还例举了早年联想代理的一家名为AST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一举打败大名鼎鼎的康柏公司的案例。

  那么,在这些地方,该怎么去寻求最安全的合作伙伴,或者说是最懂国外业务的当地人呢?依靠贸易起家的联想显然是行家。柳传志认为,这就是联想在这些新兴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杨元庆上来以后,联想集团顶多三年会有大面貌的改变,这是肯定的。”对于联想的未来,柳传志似乎信心十足。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