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亚勤:从神童到微软全球副总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 15:33  中华工商时报

  12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学生;

  31岁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近百年来最年轻的院士;

  拥有60项美国专利,担任全球20所大学的客座或名誉教授

  ……张亚勤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

  12岁考进中科大

  1966年,张亚勤生于山西太原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幼年时期,他就显现出了非凡的记忆天赋。

  “我从小看什么东西都能记住,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张亚勤笑着回忆说,与普通孩子的死记硬背不同,他对图像有天生的敏感。读小学时,老师让他看5分钟报纸,然后他就能背出报纸上的内容。“我的记忆是影像式的记忆,在脑海中保留一幅图画,回忆的时候照着图画念就行,像放电影一样。”

  过目不忘的学习能力使张亚勤多次跳级,11岁就读到了初三。

  1978年7月,12岁的张亚勤以数学满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中科大的少年班招生考试。在中科大少年班学习5年后,张亚勤又继续攻读本校的电子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在20岁时成为中科大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

  留美攀上学术高峰

  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张亚勤曾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写信向美国通讯领域的学术权威——华盛顿大学教授皮克·霍兹请教。巧合的是,就在张亚勤发出信件后不久,皮克·霍兹便来华给中科大的学生讲学,张亚勤凑巧承担了部分为皮克·霍兹做翻译的工作,他的好学和勤奋打动了对方,皮克·霍兹回国后,张亚勤就接到了华盛顿大学的邀请函,邀他赴美留学。

  来到美国后,已在国内学习过深厚理论知识的张亚勤接触到大量的实践机会,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好像突然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做的事与自己的知识全能联系在一起,每天都感到很快乐。”张亚勤说。

  似乎天生就适合做研究的张亚勤“沉迷”在这种工作的快乐中。“有一段时间,我和国际卫星组织合作了一个加密解码课题,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密码和解码。那时我从原来租的公寓里搬了出来,但有一天半夜下班后,我又跑到那幢公寓,发现钥匙打不开门。我使劲砸门,却出来一个墨西哥大汉,表情很生气,我这才想起来我已经搬走了,而且这种事情此后竟然又发生了一次。”张亚勤笑着回忆道。

  1989年,23岁的张亚勤拿到了博士学位,在导师的推荐下,他来到当时美国著名的GTE研究中心,继续自己在CDMA方面的研究,并在5年内使该研究中心的人员翻了好几倍,他自己也成为该领域最为出色的专家之一。

  1994年,张亚勤离开GTE,当时IBM、微软、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都向他发出了邀请。一心想把研究做到极致的张亚勤还是选择了研究能力最强的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从最初的项目经理一直做到实验室主任。1997年,在获得几十项专利、发表百余篇权威论文后,年仅31岁的张亚勤攀上了个人学术生涯的顶峰——当选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成为该协会近百年来最年轻的院士。

  成微软中国领军人

  在学术研究造诣如日中天之际,张亚勤接到了另一位华人研究 天才李开复的电话,时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邀请张亚勤一同回国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

  “虽然做了很久的研究,但我实际上还是个感性的人。”张亚勤说。于是,他接受了李开复的邀请。

  1998年底,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成立,李开复任院长,张亚勤任副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一年后,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张亚勤开始独立执掌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将其发展成为之后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微软亚洲研究院。

  如今,身兼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职务的张亚勤仍表示,研发还是他的兴趣所在,“现在中国研发集团占微软全球的研发比例大概是10%,我希望通过我和团队的共同努力,把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并希望中国未来的软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力言)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