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智宇
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8月15日,国内律师起诉微软涉嫌垄断,索赔10亿美元;同一天,番茄花园作者洪磊涉嫌侵犯微软著作权,被警方带走;一周后,微软首次就《反垄断法》表态:“由于微软大部分以非正版方式存在,正版产品市场份额很小,因此微软在中国构成垄断的前提不存在。 ”
7月31日,国内一家知名的软件商和记者聊起:“在应对反垄断方面,微软拥有全世界最精良的法务和公关团队。人家在欧美打的官司比咱们律师学过的案例还多。 ”
至此,记者叹服:此言不虚!
现在讨论番茄花园的作者是否无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从一开始,微软的目标就不是他,“番茄”只是一枚棋子。
请注意这个细节,如果法律支持微软对番茄花园作者的指控,那就等于认可“微软大部分以非正版方式存在”这个事实,从而给“微软在中国构成垄断的前提不存在”提供了根据。
更进一步,如果法律制裁了“番茄”,微软就可以再扔出“萝卜花园”、“铂金花园”等其他灰色装机软件,直到有了足够的事实来证明“非正版存在”这个命题;相反,如果“番茄”逃脱了,那“萝卜”、“铂金”再顶上,直到法律认定这些盗版行为,然后命题重新返回到“非正版存在”上。
一般反垄断官司动辄数年,这段时间拿下几十个“番茄”不在话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软手中的牌会越来越多,直到这些牌能够洗清自己的垄断嫌疑。
“番茄案”只是一个开始,洪磊的被捕只是微软的一个信号:要开始对“反垄断”的种种攻击“拆招”了。
今后的看点也不在于“番茄案”的结局,而在微软的下一步棋、下一个“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