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为什么我们错过了盖茨那样的成功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7日 09:50  中国青年报
科技时代_评论:为什么我们错过了盖茨那样的成功机会

比尔·盖茨(新浪科技配图)

  安慧

  1967年,12岁的比尔·盖茨进入私立的湖滨中学。湖滨中学在1969年开设了电脑课。学校用拍卖学生家长赠物所得,租用了一个终端。因为这个契机,盖茨接触到了电脑,并且很快就表现出了编程方面的天赋。

  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哈佛的时候,盖茨和中学校友保罗·艾伦,为当时出现的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BASIC软件。两年后,盖茨决定从哈佛大学退学,与艾伦一起创业。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随后创办了微软公司。接下来的故事,是每个计算机爱好者都熟知的。1980年,IBM选择微软为即将推出的个人电脑提供操作系统软件。微软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西雅图另一位程序编制者蒂姆·帕特森手中,买下了一个操作系统的使用权,再把它改写为磁盘操作系统软件(MS-DOS)。在这个基础上,盖茨领导研制出了各个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

  在1975年及以后几年,我国计算机界在做什么呢?我们在集中力量,研制大型计算机,例如各种型号的“银河”机。这样做,当然也完全必要,这种大型计算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问题是到了1986年,在制定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时,对当时已表现出巨大生命力的个人电脑,我们却视而不见,把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向当时日本人提倡的所谓第五代计算机,即智能计算机。其后果,使我国和日本,在个人电脑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美国。就在此时,在北京中关村里开始诞生了一批电脑组装商,由此产生了“联想”、“方正”等一批电脑公司,但电脑的芯片和操作系统,还是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计算机界一批有识之士,号召在开放的自由软件Linux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毕竟为时已晚,无法从根本上动摇Windows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

  为什么我们会错过像比尔·盖茨那样的成功机会呢?实际上,在新技术方面能够领先发展的机会,是转瞬即逝的;而推动新技术发展的关键,却往往掌握在一些“小人物”手里。当时在哈佛大学退学的盖茨,在计算机权威的眼里,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吗?当时,我国刚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科技工作还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在科技工作方面的重大投入,只有一些顶级科学家有话语权。这些大科学家,确实才智过人、经验丰富、贡献巨大,但毕竟不是神仙。我们关注发展智能计算机却错过了个人电脑的发展机会,不是说明了只靠大科学家,未必事事灵验吗?

  实际上,技术发展史表明,自主创新主要靠科技界的“小人物”来推动。过去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但是,这些“小人物”目前在占用技术资源和享受技术话语权时,都处于弱势地位。所以,笔者呼吁,国家应制定向“小人物”倾斜的政策,包括风险投资的有关政策。在学术讨论中,还应该大力鼓励发扬技术民主,保护不同意见,不要对“小人物”求全责备。为鼓励“小人物”进行自主创新,还应当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和“说真话”的氛围,让一大批敢于提出新观点、敢于面对失败的创新型的“小人物”脱颖而出。创新文化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这种勇于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成功,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相关报道:

    商务周刊:盖茨谢幕

    盖茨租楼原发媒体回应:我们没帮房产商炒作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