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商机无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 15:23  电脑报

  触摸屏商机无限

  iSuppli预计2013年触摸屏出货总量将达到8.33亿片。

  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2008年的触摸显示屏的总出货量将达到3.41亿片,而总值将达到34亿美元,而到2013年,触摸屏的总出货量将达到8.33亿片,总值将达到64亿美元。

  iSuppli表示,全球关于触摸屏的技术已经从2007年的16种增长到现在的20种,其中12种已经实现商业化,并投入批量的产品生产。目前全球与触摸屏技术相关的制造商已经超过300个,而且有更多的公司正准备投入到触摸屏技术的发展中来。

  触摸屏26年成长路

  1982年,最早的触摸屏技术诞生了。当时,多伦多大学和贝尔实验室是这一领域两个主要的研究机构。 当时使用的介质是毛玻璃板,当手指接触到毛玻璃板时,由于压力不同,会形成大小不同的影像。而这些影像通过置于介质后面的相机来捕捉,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

  1983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第一篇探索使用触摸屏输入(Soft Machine)的论文。1984年,贝尔实验室率先设计成功了触摸屏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集成荧光屏与触摸屏,使用者能够用手指通过触摸屏与荧光屏显示的图像产生互动。这一设想目前已在iPhone上全面实现。

  此时,多伦多大学也开发出了一套多触点触摸板系统,但其原理却与贝尔实验室的迥然不同。它使用的是电容传感,当触摸板不同位置接受到压力时,其电容分布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通过计算机分析,转换成输入信息。

  上世纪90年代初,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触摸屏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中包括用两根手指缩放和转换图像。此外,他们还尝试将一个触摸屏放在键盘反面,使用者只需将键盘反过来用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触摸操作。

  1992年,IBM和南方贝尔电话公司首次使用了全屏幕软件键盘操作,联合开发了一个被称为“西蒙”的智能电话,这就是iPhone最初的雏形。与此同时,日本的Wacom也研制成功了多触点输入面板,它支持包括双手操作和压力感受在内的许多技术特点。

  1年后,IBM推出的第一台平板电脑(Tablet PC)融合了不少多触点技术的特点,引起了更多公司对触摸屏的兴趣。随后,微软、多伦多大学、索尼、东芝等分别在触摸屏技术上取得长足的进展。

  不过,触摸屏输入技术的标准化一直未有定论。这个情况在2003年微软推出的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后得到了一定改变。

  2007年,iPhone的横空出世,让触摸屏技术第一次全方位的被推向市场。iPod Touch、微软咖啡桌电脑也把触摸屏技术引入了主流消费电子产业。

  2008年,触摸屏则在手机、GPS、笔记本、MP4领域全面开花,巨大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展现,触摸屏开始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

  神奇触摸屏SHOW

   触摸屏商机无限

  这是由Perceptive Pixel公司所开发的革命性的触控显示技术。其创始人Jeff Han正在演示人类至今为止,所有能直接通过触控屏所做到的事。

   触摸屏商机无限

  微软和三菱联合开发的Lucidtouch技术,使用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使游戏拥有更多乐趣,还能左右开弓同时放大地图。这项技术还会整合到现有的产品线之中,它们包括商业、汽车、航空和国防工业领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特别报道:触摸屏之未来派报告
·触摸屏:角逐未来天下争夺战
·彻底淘汰鼠标和键盘
·触摸屏商机无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