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彻底淘汰鼠标和键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 15:23 电脑报
彻底淘汰鼠标和键盘 如果说苹果的触摸屏产品倾向于实用性的话,那么微软用了6年时间研发的平面计算机(Surface Computer)的出现,则是对电脑进行了一个彻底革命,是触控技术彻底淘汰鼠标和键盘的先兆。 由于Surface Computer的大小和形状都酷似一个咖啡桌,因此它得到了一个亲昵的称呼:“咖啡桌电脑”。相比触摸屏手机,它将多触点技术创造性的延伸到了许多新的领域。比如,除了提供iPhone所有的双指图像伸缩功能外,咖啡桌电脑还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物品识别功能。它将二维的平面与三维的物体识别结合在了一起,演绎出了许多有趣的应用。比如,把一杯咖啡放到“桌上”,屏幕上能马上显示一杯咖啡,还能显示出咖啡的温度等相关信息;你要买东西,直接把银行卡放到“桌上”,大屏幕上就会显示出银行卡的存款余额,然后进入网上商店,要的商品,只需用手将商品直接“拖入”信用卡,即可完成所有支付过程。很显然,这样的电脑从个人消费者到企业用户,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其实,触摸屏的制造跟生产已经成为各大厂商必争的一块蛋糕。除了微软之外,惠普、三菱、联想等公司也已经牢牢掌握了类似的多点触摸技术作为“撒手锏”。在最近炒得火热的Mac Book Air笔记本上,多点触摸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今年6月初,惠普在德国柏林展示了其最新一代触摸屏PC HP TouchSmart,用户可不用键盘和鼠标,只需手指轻点或划过屏幕,即可浏览照片、放音乐、观看视频、玩游戏、接入互联网等。 遗憾的是,这些触摸屏电脑目前都价格不菲——尤其以Surface Computer最为昂贵,每台10000美元,这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因为更多挑战者早已蠢蠢欲动了。一家名为Eyebeam科技艺术中心的工程师已经联合了NOR_/D艺术工艺设计中心,研制一款多重触控桌式计算机——Cubit。这种功能与Surface Computer颇为相似的多重触控桌式计算机,不但支持Windows、Mac、Linux等平台,最重要的是,它的成本只有500美元到1000美元。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Eyebeam还将Cubit的硬件图表和软件程序代码统统公布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毫无保留地揭开了触摸屏技术的奥秘。掌握了这些信息,山寨厂或许就能自制触摸屏了,更不用提用流水线装配的生产商了。 事实上,超便携笔记本也盯上了触摸屏。预计在2010年发售的二代OLPC儿童电脑,触摸屏设计便是其主打设计。而华硕易PC,也早已加入了触摸板多点触控技术。 谁是触摸屏时代王者? 事实上,无论是MP3\MP4,还是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触摸屏都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体积小巧化一直是随身数码设备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触摸屏的应用是减少体积的革命性手段,不使用触摸屏技术,是很难在越来越小的体积上实现人机交互的目标的。 通过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正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在银行,人们通过触摸屏取款存款;在KTV,人们通过触摸屏点播喜欢的歌曲;在医院,人们通过触摸屏查询自己医疗检服务价格,选择专家门诊,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 现在,触摸屏技术除了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外,还能陪人玩。2006年03月,松下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确切地说应该是一面电视墙,因为它是由多个可触电视组成的。松下的互动电视墙有两个电视“墙面”,每一个“墙面”都有110英寸。用户可触摸互动电视墙的任一点进行操作,不仅可以看电视,还能上网、收发邮件……是的,就如预言家所说,它们会带来翻天覆地的生活革命。 只不过,当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谁最有可能成为触摸屏时代的王者? 苹果?苹果已经开始计划把这项神奇的触摸屏技术应用到更多苹果产品中去,比如苹果笔记本,甚至是具有触摸屏技术的鼠标。 但是,苹果的触摸屏技术已不再神奇,苹果虽然还将延续它那独特的魅力,但想成为王者并不容易。 微软?没错,至少PC领域,微软将仍在触摸屏时代展现它的帝国统治力。微软的依靠不是昂贵的咖啡桌电脑,而是近日明确将于2010年上市的Windows7,这个神秘的新系统,杀手锏正是让世界为之惊艳的触摸屏技术。(见22期新闻评论周刊《Windows 7 一指行天下》)。 Windows7的上市,对于那些正在进行触摸屏攻坚战的电脑厂商不啻一个好消息。好的硬件也需要强大的软件,才能完全发挥效果。尽管惠普、联想、华硕、宏碁都已开发强大的触摸屏电脑,但请想象一下,TouchSmart们装上Windows7后强强联手带来的效果和冲击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