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双样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康健

  朱晓东穿着深蓝色的T恤短袖,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他自称“特种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是他的使命。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美罗城穿梭,衣着随意的他没有一丝书卷气,显得和这里外企白领云集的氛围有点不“入流”。不过,当他开口和你交谈时,你可以分辨出他是一位IT技术专家, 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你还可以从他的言辞中感受到他快速流转的大脑如同高速处理器,能够用一些具有爆破力的短句迅速解答记者的疑问。

  当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公关经理胡英说到朱晓东这样的人在微软很“珍稀”的时候,她仿佛在谈一件“国宝”。而当记者用“特殊贡献专家”来概述他时,又觉得不过瘾——觉得他更像好莱坞科技片中那些对着电脑敲打出一串串符号就能拯救人类的电脑专家,他们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

  他的正式职位叫专家级工程师,负责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拯救客户的系统问题。他还参加到一个TLP(技术领导者项目)中,在微软全球,有资格参加该项目的人只有100名。

  在上海奥运火炬接力已经过去一个月之后,火炬手徐衡手捧着奥运火炬拿到了办公室,准备带给同事的女儿看看。他还在为自己能参加火炬接力激动难抑。

  为获得这一资格,徐衡精心策划,他在提交的材料中提到了自己过去作为知青子女的经历:从内地长大,大学和工作在上海,并在微软这样的跨国公司肩负亚洲和全球的工作。他又将上海比喻为中国接触世界的一个窗口。这样的一些描述让评委们很受用而忍不住将火炬手的资格授予了他。

  徐衡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他的书面打动力相比并不逊色。他可以和你深入谈微软、英特尔和IBM的企业文化,也把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八年前徐衡刚毕业的时候,还是一个有点内向的技术工程师。

  在微软的八年中,他经历几次华丽的转身,从一名略为“被动”的大学生变身为管理一个几十人团队的高级经理人。现在,他认为自己很主动,因为他能想到去竞选火炬手,这在过去不可想象。而这也正是微软文化赋予他的变化——微软将“挑战自己”写入了自己的文化中,并且让它成为员工的一种血脉。每个人都被鼓励尝试,不过于担心失败。而且这种革新的力量并不是靠管理层去告诉员工该如何革新,而是每个人自己去想革新是怎么样的。

  职业发展模型

  朱晓东和徐衡,两张不同的面孔,一个对技术狂热并不离不弃,一个则在做工程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管理潜能并毅然转身,他们的路线是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两条职业发展主线的缩影。让这两种人都有成就感并且快乐,就成为了这里的人才政策的核心。

  微软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芦亚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微软有一个职业发展模型,对于经理来说,有M1、M2的层级,下面带一层人的,叫M1;如果你下面还有经理向你汇报,其他人向这位经理汇报,那你就是M2;M2之上是Functional Leader(部门负责人)。而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他们走另外一条路线,他们的级别分别是IC1、IC2、IC3、IC4、IC5,IC的意思是Individual Contributor(独立贡献者),这意味着他们不管人,有点单打独斗的意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双样人生
·独立贡献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