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富杂志:后盖茨时代的微软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 16:49  新浪科技

  导语:《财富》杂志最近发表文章,回顾了盖茨逐渐交权过程,并分析了盖茨离去后的微软所面临的种种竞争和挑战。谷歌和苹果将是微软的主要对手,而在线广告与服务业务将是微软的着力方向。

  最后告别

  三月底,西雅图以北的一间度假酒店。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哽咽着,几次想说话但没能说出来,过了好一段时间他才恢复平静。此时台下130位微软高管都在沉默等待,有些也跟着哭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是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及公司最资深高管之一的杰夫·雷克斯(Jeff Raikes)最后一次参加的聚会了。“我人生中与他俩在一起的时间最长。”鲍尔默最后说,“比尔和杰夫就是我的北极星,指点我前行。从现在起,我就得靠在座的各位了。”

  在场的高管们实际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7月1日,盖茨将正式从微软退休,转而投入全职慈善事业,并追求个人爱好。

  但他的离去给微软的未来也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大问题:这家年收入达6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还能继续成长吗?继任者鲍尔默能和他的手下一起,让微软产品更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世界吗?换而言之,没有了标志性的掌舵人盖茨,微软还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吗?

  很多迹象表明,52岁的盖茨选择在此时离开微软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今年春天鲍尔默主导微软对雅虎的收购失败,反而将雅虎推向了宿敌谷歌的怀抱。去年底推出的Windows Vista则演化成公共关系和消费市场的灾难。与此同时,软件业的同行各显神通,要么如谷歌通过广告盈利支持产品开发,要么提供网络软件租赁服务,微软却一无所获。

  不得不提的还有苹果。从iPod到iMac再到iPhone,苹果的每项产品都在市场上获得了满堂彩。苹果在个人电脑市场上的份额虽小,但增长很快。据IDC的统计,苹果的份额已从2007年第一季的5.1%增长到今年第一季的7.4%。更值得警惕的是,苹果铺天盖地的“Get a Mac”广告将Windows电脑贬为失败的象征,而Windows正是盖茨33年微软生涯中的核心成就。

  但除了这些挫折、形象问题以及谷歌的威胁,微软在很多方面比以往更强大了。从数字上看,华尔街长期跟踪微软的分析师普遍预测,在2008年6月结束的财年中,微软总收入将增长18%,净利润将增长27%至180亿美元。

  从财力上判断,微软仍可继续攻城略地。苹果广告已让微软管理层有所警醒,他们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起一场围绕核心产品Windows的宣传战,这是鲍尔默回应苹果“Get a Mac”广告的方式。虽然雅虎已经拒绝了微软高达475亿美元的收购报价,但鲍尔默表示,将不惜代价发展挑战谷歌的业务。以争强好胜闻名的盖茨离开了,但鲍尔默坚称,微软不能因此失去战斗力。

  盖茨交权

  为了各种现实目的,后盖茨时代实际早已开始,这也是盖茨能安心离去的原因。这位微软联合创始人用了整整十年苦心培养继承人。他采用渐进的方式将各项业务的领导权移交给鲍尔默。现年52岁的鲍尔默在1998年成为微软总裁,并在2000年担任CEO。四年前,盖茨私下告诉鲍尔默他想离开,两年前,盖茨公开宣布将于2008年7月退休。在谈及他近年的角色时,盖茨曾说:“我已是二号人物,早已不做任何决策。”

  当然,盖茨还需要给自己的首席产品规划师和技术战略官的位置寻找替代人选。他和鲍尔默决定分开遴选两项职务的继任者。2005年,雷·奥兹(Ray Ozzie)创办的Groove网络公司陷入困境,盖茨出手收购该公司后,立即推荐这位与他技术上相知相惜的“Lotus Notes之父”担任微软首席软件设计师。另外一项职务则落到了59岁的克莱格·穆迪(Craig Mundie)身上,他是盖茨多年同事,掌管着微软每年8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并领导微软的长期技术战略制定。

  但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如果不是鲍尔默愿意接棒,就不会有所谓后盖茨时代的微软,至少不会这么快就有。盖茨的妻子梅琳达·盖茨(Melinda Gates)说:“盖茨每次跟我说起离开微软,都说如果史蒂夫不在,他就不会退出。如果心知一生的事业会在你离开后退步,你是不会离开的。盖茨不是那样的人。”

  鲍尔默时代

  鲍尔默的管理风格在他担任CEO的八年中已逐渐成熟。市场主管米奇·马修斯(Mich Mathews)说:“他曾经事必亲躬,但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现在才是真正的总指挥。”当鲍尔默意识到盖茨再也不会在身边提供战略指导时,他很明智地淡出了日常管理,开始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管理公司。

  鲍尔默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程序员,但据说他和盖茨一样精通数学。夸张地说,在他的生活中,数字几乎无所不在。已在微软工作了20年,现负责服务器和工具部门的鲍勃·穆格利亚(Bob Muglia)说,“史蒂夫脑子里有台计算机”。鲍尔默希望他的下属也能精通数学。他在11×17的表格上填满数字以表示各项事情的详细进展。这些数字的字号非常小,高管们都得用透明尺子上的放大镜来看。但表格上没有任何一栏显示百分比的变化情况。鲍尔默认为百分比应当心算,这样可以在表格上省出更多的空间来填入数字。

  过去几年里,鲍尔默身边都有一群经验丰富的左右臂。47岁的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已在微软服务16年,之前负责全球销售,现在主管Windows和在线服务。为了接替即将成为盖茨基金会CEO的雷克斯,鲍尔默最近找来了44岁的史蒂芬·艾洛普(Stephen Elop),让他负责年销售达190亿美元的Office软件部门。艾洛普此前曾是Macromedia的CEO,后来他将公司卖给了Adobe,并转入Juniper网络公司担任第二把手。48岁的鲍勃·穆格利亚(Robbie Bach)主管服务器业务,他时刻关注着商用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还有46岁的罗比·巴奇(Robbie Bach),他已在微软工作20年,目前主管娱乐及设备部门,涉及Xbox游戏机和手机软件等。

  鲍尔默也在技术产业以外寻找优秀领导人和好点子。两年前,他从国际纸业(International Paper)挖来了CFO克里斯·利得尔(Chris Liddell),任命其担任微软CFO。大约在同期,他还成功游说沃尔玛首席信息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加入微软担任新设的首席运营官一职。43岁的特纳重视责任制和考核制,他在微软发明了一种30项记分卡,内容包括客户满意度、Windows市场份额增长情况、微软涉足的65个国家的经理表现等,每项都有明确的年度目标。每月特纳都将拿到一份他称之为“业务周期表”(ROB)的报告,上面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标明了30项指标的当前状况。红色项超过一个的经理将感到巨大压力。

  微软增长难题

  微软所面临的问题很多。已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下,增长意味着面临与大数定律相悖。鲍尔默曾恼怒地提及,要微软在2009年增收15%意味着税前运营利润要增加40亿美元。在这样庞大的规模下,微软还能继续发展吗?

  华尔街并不看好微软的前景。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普遍预计,微软在未来两年的盈利增长将放缓,其中2009财年将增长13%,2010财年则为10%。微软的股价在过去6年中一直在25至30美元间窄幅波动。去年股价曾上涨至35美元,但微软提出收购雅虎后又跌回20多美元。现在微软股价12个月市盈率只有16倍,而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是22倍。不过,分析师认为2008财年微软的每股盈利将增长31%,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标准普尔预测,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每股盈利今年将仅增长8.3%。

  微软今年仍将实现较好业绩的主要原因是,占据垄断性的Windows操作系统仍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据高盛预测,尽管Vista出现诸多问题,但indows在2008财年的整体销售额仍将增长11.3%至167亿美元,其中75%将为运营利润。

  微软增长大计中的关键是坚持全球化方向。微软年收入中已有三分之二来源于美国以外的市场,鲍尔默和他的团队希望这一比例还能大幅提高。全球对微软产品仍有大量需求。IDC数字显示,微软在中东欧、拉丁美洲市场和类似越南这样的国家增长最快。俄罗斯已成为微软的第五大市场,微软CFO利得尔预计今年该国业务增长将达100%。他在与华尔街分析师对话时说:“你们的讨论都围绕着下一季美国经济表现,恕我直言,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点将越来越不重要。”微软预计,全球使用Windows的非英文用户数量超过了英语用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财富杂志:后盖茨时代的微软挑战
·财富杂志:后盖茨时代的微软挑战(2)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