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尼牵手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 09:43 南方都市报
在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机顶盒”带来的“麻烦”让不少用户深有体会,到底有没有一种方式,让机顶盒彻底消失? 昨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索尼已经同美国有线和电信协会(NCTA)达成协议,在未来允许用户在没有机顶盒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高级“双路”有线电视服务收看数字电视,机顶盒有望成为历史。有专家表示,电视厂商与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合作方式,国内一直在探讨,但至今仍未能付诸实践 经记者多方求证,有关专家表示,索尼这种“双路”技术等同于目前国内一些电视厂商推出的数字电视一体机。 电视厂商与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合作方式,国内一直在探讨,但至今未能付诸实践。 “相比美国的有线电视运营体系,国内的情况复杂得多”,专家指出,只有整个运营体系采用同一个条件接收体系,国内才有可能实现索尼与运营商的合作模式。 索尼联手6大运营商 据悉,据索尼与美国有线和电信协会(NCTA)达成协议,索尼尽快在自己生产的电视中采用有线电视行业技术,但并未明确首款产品将于何时上市。 除索尼之外,签署这份协议的公司包括美国六大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Comcast、时代华纳有线、Cox、Charter、Cablevision以及BrightHouse,这六家公司覆盖了美国82%的有线电视用户。 据专家介绍,索尼这种采用“有线电视行业技术”的产品,其实就是数字电视一体机:即把机顶盒一些通用的技术内置到电视里面,插上各地运营商提供的智能卡配合就可以实现信号的授权接收和还原的方式。 记者获悉,此前三星在美国也推出过类似的产品,但支持运营商并不多。 美国有线电视市场开放 在美国,目前仍旧主要由摩托罗拉和思科提供机顶盒。 早在10多年前,美国国会就曾要求有线电视行业开放市场,允许外部电子厂商加入机顶盒竞争,有线电视行业为此开发了有线电视卡(cablecard),可以插在具备处理能力的电视和附加设备上。 但是,有线电视卡成为用户投诉的主要对象,从未真正普及。过去10年里,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和电视厂商一直纷争不断,分析认为,索尼同NCTA签署协议,意味两大行业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同类模式难在国内推广 索尼与有线电视提供商的合作模式是否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彩电企业表示,数字电视一体机、机卡分离的机顶盒等等硬件,国内企业早在几年前就有样机推出,但一直未能产业化,这当中涉及的问题,显然不仅仅是电视厂商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由于各地的广电运营商搭建数字电视平台时各自为政,对于接收自己网络数字信号的机顶盒都指定一系列技术要求,特别是关键的有条件接收系统(CA)和中间件,选择技术标准和合作厂商各不相同,互相之间无法兼容,给机顶盒生产造成极大不便。 有专家透露,机卡分离,只是将硬件和软件分开,解决一个条件接收的问题,“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广电体系实现一个标准没有任何难题”,该专家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广电体系的链条如何疏通、如何进行利益分成。 “从运营系统而言,中国远比美国复杂,美国6大运营公司掌控82%的有线电视用户,但在中国,单深圳一个城市就有两个有线电视运营商,更别说全国的情况了。” -旁边报道 国内运营商无法提供插卡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600万户,今年底有望达到6000万户。 此前,不少企业试图通过机卡分离的技术体制,解决各地有线数字电视CA不兼容的问题。 这样,消费者可在各地家电卖场中购买全模式一体机,只要插上当地有线电视运营商发行的含有当地CA系统的智能卡,就能收看到当地播出的有线数字电视高清和标清节目。 不过,目前各地的运营商仍旧停留在有线电视配备机顶盒接收的层面上。 有广电总局专家透露,各地运营商仍旧无法提供插卡服务。 本报记者 黄汉英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