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虚拟和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 13:51  计世网

  穿越虚拟和现实

  信息化的博物馆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由虚入实的虚拟空间不仅向公众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也为打造个性化博物馆开创

  了发展的前景。

  孙定: 您刚才特别提到“数字博物馆”穿越虚拟和现实,虚从实来,回到实去。这是否意味着“信息化的博物馆”比“博物馆的信息化”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有哪些计划?

  胡锤: 您预见得非常准确,虽然我国各大博物馆的网站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数字博物馆”比传统的和用数字技术辅助的博物馆具有更加广泛的受众、更加丰富的知识点和更加喜闻乐见的展示技术手段,将使数字博物馆成为展示我们灿烂文化的重要阵地。

  回顾2002年6月1日故宫博物院网站开通,当时确定了“三个面向,四个层次”(面向网络浏览者、面向文博爱好者和面向文博工作者; 内容标题层、内容图片层、专业词典层和学术论文层)的网站专用文稿结构。然而,由于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只呈现了一张面孔,致使网站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对于青少年及广大游客来说,网站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太深奥、太枯燥; 对于专家学者来说,网站内容又过于浅显,无法为其学术研究服务。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结合此次文化展示平台的建设,故宫博物院网站将分成两个入口,一个专门提供给普通游客和青少年读者,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提供大量的参观信息; 另一个入口则主要为文博专家、学者服务,主要是以资料库的形式,汇集故宫藏品的资源信息以及与博物馆相关的历史文献、科研著作和学术论文,为专家、学者的文化科研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服务。

  孙定: 前不久,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宣布,计划把所有艺术收藏都放到自己的网站上,包括其中13万件极易损坏而无法在博物馆展出的画作。互联网有着极大的集成空间,您是否认为,国内多家博物馆之间,乃至与国外博物馆间的信息共享,能大大拓展数字博物馆的空间,给实体博物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延展?

  胡锤: 这也是我们所思考的。前面我们提到信息化的博物馆是虚实结合体,虚的目的是在思维中建立起知识框架,到实中得到充实。毕竟一座博物馆的文化含量还是有限的,只有信息技术才有可能超越特定的局限,使公众能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建立起更加客观公正的认知框架。

  我们最近在与国外的博物馆合作,建立一个基于藏品影像的学术研究信息系统,可以放在互联网上,也可以用于博物馆内部进行交流。如果这个设想能够实现,那将能建成真正的个性化博物馆: 每个人在无限的虚拟空间内都能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数字化影像,并通过网络将它们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与公众交流自己对它们的认识。

  当然,当前这还只是设想,但它说明,信息化将为博物馆的明天提供无数的可能。

[上一页] [1] [2] [3]

本文导航:
·百年故宫的“数字生机”
·从内部管理到公众服务
·穿越虚拟和现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