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DIY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7日 02:51  第一财经日报

  一款名为Cubit的多重触控桌式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支持Windows、Mac、Linux等平台,成本只有500美元到1000美元的Cubit,在挑战微软Surface的同时,有望开启触摸屏的DIY时代

  陈琳

  目前市场上,制作Cubit所需的元件,比如投影仪、摄像镜头、红外线感应器,甚至是显示板的价格从来只降不升,都为Cubit的成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何况,Cubit的程序软件统统都是开源代码,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

  触摸屏技术已经普遍地应用到了各种家电中,从小巧的手机、MP4到冰箱、电视、计算机,这种代表着先进科技潮流的智能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乐趣。不久前IT巨头微软发布了令人期待已久的Surface多重触控桌式家用计算机。Surface除了包含一般触摸屏的操作控制技术外,只要把计算机外联设备轻轻放在桌面上,就能够把数据传送到Surface的硬盘中。这是触摸屏技术的一次新飞跃,计算机的操作更人性化、更快捷,但是,Surface的不菲价格——10000美元,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因为微软的挑战者早已蠢蠢欲动了。一家名为Eyebeam的科技艺术中心率先站了出来,他们的工程师已经联合了NOR_/D艺术工艺设计中心,研制一款多重触控桌式计算机——Cubit。这种功能与Surface颇为相似的多重触控桌式计算机,不但支持Windows、Mac、Linux等平台,最重要的是,它的成本只有500美元到1000美元。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Eyebeam还将Cubit的硬件图表和软件程序代码统统公布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毫无保留地揭开了触摸屏技术的奥秘。掌握了这些信息,如果是拥有足够耐心的通讯工程的高手,恐怕在家里就能自制触摸屏了,更不用提用流水线装配的生产商了。

  撩开触摸屏技术的神秘面纱

  尽管微软的Surface表现出诸多神奇的功能,但在专家的眼中,它并没有使用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实际上,Surface就是用若干个投影仪、摄像镜头以及红外线感应器组成的。尽管这些都是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设备,但是通过精妙的设计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更新的应用方式。当手指或者手机、数码相机接触到Surface的屏幕时,隐藏在下面的红外线感应器就会感应到红外线,从而对接触物体作出判断,并执行指令。

  Eyebeam的工程师表示,Cubit的工作原理大致如此。而目前市场上,制作Cubit所需的元件,比如投影仪、摄像镜头、红外线感应器,甚至是显示板的价格从来只降不升,都为Cubit的成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一个性能优秀的小型投影仪,市场的售价不超过300美元。同时,Cubit的造价也取决于选用的电子元件,根据市场价格走向,即使完全选用一流的元件,Cubit的制作成本也不会超过1000美元。更何况,Cubit的程序软件统统都是开源代码,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

  其实,触摸屏的制造跟生产已经成为各大厂商必争的一块蛋糕。除了微软之外,苹果、三菱等公司也已经牢牢掌握了类似的多点触摸技术作为“撒手锏”。iPhone允许用户用两个手指同时作用来完成旋转、缩放等功能的操作,在最近炒得火热的Mac Book Air笔记本上,多点触摸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在前年的“游戏开发者会议”(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日本三菱电子研究实验室就发布了名为“Diamond Touch”的概念游戏桌。这种游戏将大量的触角镶嵌到接触面板下,每一个触角传递一个特定的信号。每一个使用者有独立的接收器,利用使用者自身的导电性,游戏桌通过其座椅传递信号。当使用者接触面板时,附近的触角就开始和接收器之间传递极少量的信号。这种独特的接触技术支持单一使用者的多种接触动作,还能区别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同时输入。与Diamond Touch类似的是,Surface的触角多达52个,只不过,这些技术已经难不倒高手了。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触摸屏DIY时代
·IT顶尖人才乐于挑战微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