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症下药找回丢失的系统文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9日 19:23 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栾城县政府信息中心 李琳 河北经贸大学 王春海 分区表故障、误操作、硬关机、打补丁失败都有可能导致操作系统文件损坏或者丢失。普通的用户可能重装操作系统即可,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却不是这么简单。涉及到业务的各种数据都有可能会丢失,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如何在保持原有信息不变的情况下让操作系统恢复正常呢? 说起系统文件丢失,大家可能认为很简单,“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不就行了?”。但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如果服务器重新安装,服务器中的账户、配置信息都会丢失,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如果“受害者”是Web服务器,则服务器中保存的所有网站信息将丢失。即使是工作站丢失系统文件而重新安装了操作系统,当前用户的设置也会丢失,应用程序需要重新安装并配置,这会影响职工的工作。所以,当系统文件丢失时,应该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正确的“诊治”,恢复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系统文件丢失的原因 系统文件丢失导致不能启动,或者计算机自检后停留在某个界面,在排除硬件故障、电源故障后,还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分区表故障 造成分区表故障的原因一般有: 1.误操作。例如,许多一键Ghost安装光盘中集成了一个“快速将硬盘划分为4个分区”的快捷项,如果不小心使用了这项功能,则当前的硬盘会被重新划分为4个分区,且硬盘上的数据会丢失。另外在“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中,创建或者调整分区时,删除了分区或者修改了分区标志,也会导致数据丢失。 2.由于一些第三方的多系统引导工具造成。例如使用BootStar、Sfdisk,在设置多系统引导时,由于软件问题或者误操作,造成分区信息丢失或者错误,从而导致整个硬盘不可使用。 3.由于停电、机械碰撞,或者其他问题引起的分区表故障。 分区表故障表现为:在CMOS中可以检查到硬盘,但使用光盘或者用U盘启动计算机后,使用分区管理工具,显示的分区与原来的正确分区不一致,如分区的数量、分区的大小与分区的格式。 硬盘或分区被误格式化 硬盘或分区被误格式化,一般是由于使用不当或者不小心所致。例如,在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原计划是格式化C盘,但却把D盘格式化并且把操作系统安装在D盘,等安装完系统后,发现原来的C盘变成了D盘(也有的不变);或者把系统安装在原来的D盘,但D盘上原来的文档都没有了;或者在“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以及DOS中误格式化了某个分区。 文件丢失 造成系统文件丢失的原由有许多,排除硬件故障,可能的原因有: 1.由于机器死机或者程序崩溃而强行关机所造成。 2.为操作系统打补丁失败或者进行程序更新时出错,导致系统文件丢失(或损坏)。 3.由于硬盘或分区的逻辑错误,导致系统文件丢失。 4.由于误操作引起,例如,不小心删除了重要的系统文件。 5.病毒或者某些程序引起文件丢失或损坏。
【发表评论 】
|